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马来西亚国民阵线
释义 Malaixiya Guomin Zhenxian
马来西亚国民阵线(卷名:外国历史)
National Front, Malaysia
  马来西亚执政党的联合机构。
  1946年 3月,41个马来人协会在吉隆坡召开全国马来人代表大会,决定以马来人协会为基础成立马来民族统一机构(巫统)。同年 5月11日,该机构在柔佛州的新山正式成立,并选举奥恩·宾·贾法尔为主席。1946年8月2日,马来亚的印度人华瑟律师创建马来亚印度人国大党(马来西亚成立后改称马来西亚印度人国大党)。1949年 2月27日,以陈祯禄为首的华人代表在吉隆坡成立马来亚华人公会(马来西亚成立后改称马来西亚华人公会,简称马华公会)。1952年 8月,为了在地方议会选举中取得多数,马来民族统一机构与马来亚华人公会决定组成联盟(巫华联盟),并在1952年吉隆坡市议会首次民选中取得胜利。1953年 3月,巫统和马华公会在吉隆坡举行联合大会,要求马来亚联合邦在英联邦内独立,举行马来亚联合邦立法议会大选。吉隆坡市议会选举的胜利鼓舞了马来亚各民族政党联合起来夺取大选胜利的信念。于是,1955年 4月10日,马来民族统一机构、马来亚华人公会、马来亚印度人国大党 3党决定组成马来亚联盟党(巫华印联盟)。由 3党领导人组成全国理事会。马来亚联盟党主张以合法的手段争取在英联邦内独立,对内主张进行民族合作和保留马来人的某些特权。1955年 7月27日,马来亚联盟党在大选中获胜,成为马来亚联合邦的执政党。1957年 8月马来亚独立后,联盟党在1959年的大选中获胜,继续成为执政党。
  1974年,在马来亚联盟党的基础上,由马来民族统一机构、马来西亚华人公会、马来西亚印度人国大党等9 个政党组成马来西亚国民阵线。以后又吸收沙捞越国民党、沙巴人民团结党、伊斯兰教阵线和沙巴民族统一机构。1977年和1982年先后开除伊斯兰教党和沙巴民族统一机构。目前国民阵线有11个成员:马来民族统一机构、马来西亚华人公会、马来西亚印度人国大党、人民运动党、人民进步党、伊斯兰教阵线、沙捞越土著保守统一党、沙捞越人民联合党、沙捞越国民党、沙捞越达雅克人党和沙巴人民团结党。马来民族统一机构主席任国民阵线主席。主席在各党分配国会议席中有决定权。其他成员党主席为最高理事会成员。国民阵线的政治主张是:消除贫穷,在种族和谐、团结的基础上,建立一个和平、廉洁、公平和繁荣的马来西亚。该阵线规定,成员党之间不能吸收对方党员入党。各党之间的矛盾由州联委会和最高理事会解决。
  国民阵线成立后,在1974、1978年两次大选中,在下议院 154个席位中分别获得135席和181席,超过议会2/3多数议席。国民阵线现任主席为达图·塞里·马哈蒂尔·宾·穆罕默德。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3: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