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马桥遗址
释义 Maqiao yizhi
马桥遗址(卷名:考古学)
  中国长江下游以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和青铜时代遗存为主的遗址。位于上海市上海县马桥镇东。面积约5000平方米。1960、1966年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员会两次发掘。由此充实了良渚文化的内涵,进一步揭示了太湖地区青铜时代早期印纹陶遗存的面貌,并为研究这一地区古文化的发展序列提供了依据。
  在良渚文化层内发现居住遗迹和墓葬。居住遗迹仅存红烧土硬面和排列一圈略呈圆角长方形的小型柱洞。墓葬有10座,埋得很分散,均为仰身直肢葬,头向大多朝东南。其中7座有随葬器物,多的6件,少的仅1件。成人和幼儿葬法相同。出土的穿孔石铲、石镰、有段石锛等磨制较细。陶器造型精巧,较普遍地采用轮制,以泥质灰陶、黑陶为主。纹饰主要有弦纹、压划纹、针刺纹和镂孔,偶见彩陶。丁字形足的鼎、柱足盉、浅盘高圈足豆、双贯耳圈足壶(见彩图)、带盖三贯耳簋、宽把杯等是代表性的器物。有的陶器的底部有繁简不一的刻划符号。


  印纹陶遗存分为早晚两期。早期大部分遗存的年代相当于商,发现有斜刃小铜刀和长条铜凿,系浇铸而成,含杂质多。石器有双肩锄、镰、穿孔半月形刀、斜柄刀、犁形器、有段锛、穿孔翘刃钺、双翼带铤镞等,器形多样。陶器大都拍印纹饰,云雷纹、鱼鸟纹往往组成带形,主要拍印在火候较低的泥质灰陶器上;叶脉纹、方格纹、篮纹、席纹、回纹、曲折纹等主要施于泥质红褐陶,其中有的属于硬陶;绳纹则用于夹砂红陶。瓦足鼎、束腰实足甗、瘦袋足盉、凹底罐、禽形壶、高圈足豆、簋、尊、觯、觚等,是代表性的陶器。晚期属春秋战国时代。陶器有夹砂红陶、泥质灰陶和印纹硬陶三种。印纹硬陶呈深褐色,硬度很高,吸水性小,以米字纹、方格纹、席纹等为主要纹饰。还有原始瓷,釉色为青灰或青绿色。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1 19:4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