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高句丽
释义 Gaogouli
高句丽(卷名:中国历史)
  秦汉至北朝在中国东北部的民族和地方政权之一;朝鲜三国时期的国家。一作高句骊、句丽或高丽。据中国古文献记载和1880年在今吉林集安城东出土的《好大王碑》,都传说高句丽的始祖朱蒙“出于夫余”,又说“东夷相传以为夫余别种,故言语法则多同”。约在西汉时,高句丽南下到纥升骨城,即今吉林浑江(古称沸流水)江畔的桓仁地区。他们南与朝鲜相邻,东与沃沮、北与夫余接壤,汉武帝刘彻时向汉朝贡,属玄菟郡。居民以狩猎畜牧为主,兼营原始的农耕。国中大户不耕作,坐食下户供给的米粮鱼盐。不设牢狱,有罪者由众人评判后杀戮,妻、子没为奴婢。高句丽人好清洁,善歌舞,习战斗。民俗厚葬,随葬品多有金银财宝。
  王莽时,令高句丽王驺发兵助汉征匈奴,驺不受命,以兵侵辽东。后来驺被莽军所杀,并贬高句丽王为下句丽侯。至公元1世纪中叶,高句丽王宫在位时,兵力复振,进攻玄菟郡,迫使该群郡治自今日的新宾西迁至抚顺一带。高句丽在东汉年间势力逐渐扩张,但同时汉人徙入高句丽境内的也日益加多,对高句丽社会经济的发展起着很大作用。
  2世纪末,汉政局混乱,公孙氏在辽东割据自立,乘高句丽统治者争夺王位之际,于献帝建安九年(204)出兵东向,攻破其王都,迫使新王伊夷模东迁至丸都城(亦称国内城,今吉林集安)。


  伊夷模死,宫曾孙位宫嗣立为王。位宫扩充武力,向西发展,魏正始三年(242),位宫攻打辽东的西安平(今辽宁丹东东北),为魏幽州刺史毌丘俭所破。七年,毌丘俭攻下丸都,刻石纪功而还。十六国初,高句丽与前燕争战不已。341年,前燕主慕容皝大败高句丽,毁其国都丸都城,焚烧宫室,掠得大量珍宝、人口。高句丽王钊奔逃,后为百济所杀。高句丽国力一度大衰,后因慕容氏问鼎中原,遂再度复兴,5世纪初占据辽东、玄菟两郡。427年,长寿王迁都平壤。留居辽东的高句丽人,与鲜卑、汉族一同继续发展这一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如鲜卑化的高句丽人冯云曾一度继为后燕天王。


  南北朝时,高句丽一直与北朝各王朝通使往来,奉表进贡方物,接受册封。北魏一代,凡高句丽王嗣位,一般皆拜封为都督辽海诸军事、征东将军、领护东夷中郎将、辽东郡开国公、高句丽王,或有加使持节者。北齐废帝乾明元年(560)封其王为高丽王,自此改称高句丽为高丽。
  隋建立后,与高丽多有战事。开皇十八年(598),隋文帝杨坚命汉王杨谅攻伐高丽,因乏食疾疫,被迫还师。隋炀帝杨广于大业七年(611)、九年、十年三次亲征高丽,未能击败高丽,却因连年兴兵激化了社会矛盾,酿成隋末农民起义的爆发。唐初,唐与高丽相安共处,数十年无战事。贞观十九年(645),唐太宗李世民亲征高丽,双方互有胜负。此后,战事频仍,唐略占上风。唐高宗总章元年(668),唐将李勣率大军攻占平壤,高丽亡。其余众后分别归属新罗、靺鞨。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3: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