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鱼蚤
释义 yuzao
鱼蚤(卷名:生物学)
Ergasilidae
  剑水蚤目(Cyclopoida)的1 类寄生动物。鱼蚤一名可以指鱼蚤科的种类,也可泛指寄生在鱼体上的其他各科剑水蚤,如绦刺鱼蚤科和盗鱼蚤科的种类。
  体形与自由生活的剑水蚤相似,以活动关节为界,把身体分成前体和后体两部分(见图)。头部与第1胸节分开或合并成头胸部。 第2~5胸节向后趋窄,第4、5胸节之间有一活动关节。第6胸节为生殖节,与第5胸节固定。雌、雄性生殖节的形状不同。腹部3或4节,尾叉长柱形或短柱形,末端有2~4根刚毛,其中以内侧者为最长。


  第1触角圆柱形,分6节左右,基节不扁平。第2触角由3~5节组成,末端钩状(如鱼蚤科),或为条状而有多列细刺(如盗鱼蚤科)。 口器通常由上唇、下唇、1对大颚、2对小颚和1对颚足构成。雌、雄性颚足的构造可能有别,有的雄体颚足末端有弯钩,为执握肢。胸足多数5对,但少数种类只有4对。第1~4对通常为游泳足,双枝型,左右足之间有连接板。原肢2节,内、外枝各分3节,但有的种第4胸足内枝或外枝缺1或2节。每节上的刺或刚毛的数目和形状是鉴别种类的特征之一。第 5胸足多数为单枝型,1或2节。
  鱼蚤的雌、雄性外形相似。卵囊有的短粗,有的窄长,卵 1列或多列,卵数个至数百个不等。卵经数日或十数日的发育,形成无节幼虫。无节幼虫破卵囊的膜而出,最初仍包着一层内卵膜,后来穿过膜而在水中游动。无节幼虫和桡足幼虫各5期。第5期桡足幼虫,再蜕皮1次,即可吸附在宿主体上,渐次成熟。雄体在第 5期桡足幼体脱皮后不再长大,交配后仍在水中生活,直到死亡。
  鱼蚤科常见的种有:寄生在鲢、鳙鳃上的鲢中华鱼蚤,寄生在鲤、鲫鳃上的鲤中华鱼蚤和寄生在青鱼和草鱼鳃上的大中华鱼蚤。其中大中华鱼蚤危害较大,染病的多是2龄以上的大草鱼。大中华鱼蚤以长大的第2触角插入鳃丝,妨碍鱼的呼吸,如与其他疾病并发,可使鱼死亡。用0.7ppm的硫酸铜和硫酸亚铁混合液(两者用量为5:2)全池遍洒,6天以后,中华鱼蚤可被全部杀死。
  鱼蚤科是介乎自由生活的剑水蚤和完全营寄生生活的桡足纲之间的 1科,它直接从自由生活的剑水蚤演化而来。有的种类,如新鱼蚤属和三指鱼蚤属的种类,虽能寄生在鱼体上,但并没有失去自由活动的能力,从寄主体上移放到清水中后,仍能像剑水蚤一样迅速游动,离开寄主还能继续生存数日之久。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3:1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