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鳃尾纲
释义 saiwei gang
鳃尾纲(卷名:生物学)
Branchiura
  甲壳动物亚门的1纲。体前部有1对大而能动的复眼,1对由第2小颚变成的圆形吸盘(仅产于南美的狡鲺例外)。全世界已记载约130种,多数寄生于淡水鱼体表、口腔壁或鳃上。少数寄生在海鱼体上。中国仅发现12种,均属于鲺目(Argulidea)鲺科 (Argulidae)鲺属(Argulus)。鳃尾类体略呈圆形,背腹平扁(见图)。头部与第1胸节愈合,背面的头胸甲向侧后方扩展成2片宽阔的侧叶,整个呈盾形。第2~4胸节为自由体节。第5、6胸节与腹部合并退化,无分节痕迹。腹部小,后端中央凹入,称为肛窦。尾叉很小,生在凹入处或两突出的腹叶末端。第1触角基部粗壮,有刺或钩,有执握的功能。大颚和第1小颚包在由上、下唇合成的口管内,用于刺吸。中肠有分支的盲囊,能贮存食物,一旦有机会取食就会尽量吃足。第1~4对胸足双枝型,能在水中划动。
  鲺不形成卵囊,淡水种类的雌鲺产卵于池塘中的石块、竹竿、木桩、蚌壳和水生植物茎上。卵的排列形式因种类而异。在30℃水温时,卵粒经10~14天孵出幼体;降到15℃水温时,要40~50天孵出。刚孵出的第1期幼体的背甲呈提琴形。幼体一经孵出,立即寻找鱼体寄生,在平均水温23.3℃时,如在48小时内找不到宿主,即行死亡。幼体的身体随蜕皮而逐渐长大。在第3期幼体时,小颚开始形成吸盘原基。到第6期幼体时,第2小颚明显地特化成吸盘,第2~4胸足上出现副性器官的原基。至第7期幼体,外形与成体相似,第2小颚完全特化成吸盘,胸足上的副性器官也发育完善。
  鲺可用吸盘牢固地吸附在鱼的体表,又能离开寄主短期在水中自由游动,故能从一条鱼转移到另一条鱼,也能随水流传播到其他水体中。鲺对鱼危害很大。在中国,南起广东、北至黑龙江,都有鲺病发生。在长江流域,每年6~8月为流行盛期。防治方法:对鱼池可用生石灰或茶籽饼清塘,发生此病后可用药物治疗。
  常见的种类有:日本鲺寄生于鲤、鲫、白鲢等的体表,中国南北均有分布;中华鲺寄生于乌鳢和鳜,分布于长江流域以及河北。海水种有盾形鲺,寄生于鳐或鲀类体表。鳃尾类也侵袭蝌蚪和蝾螈。
  参考书目
 宋大祥、匡溥人:《中国动物图谱》第4册,科学出版社,北京,1980。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5:4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