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麻疹 |
释义 | mazhen 麻疹(卷名:中国传统医学) measles 发热、咳嗽、鼻流清涕、泪水汪汪、满身布发红疹为临床特征的呼吸道传染病。好发于冬春两季。多见于儿童,尤以6个月至5岁的婴幼儿最多。患过一次病后可终生不再发此病。传染性强,过去每2~3年流行一次,20世纪60年代后期广泛进行麻疹减毒活疫苗的接种,发病率明显下降,并有效地控制了流行。目前发病年龄偏大,成年人也有发生。治疗当视不同阶段分别使用宣透、清解、养阴等法。 麻疹又称肤疮、糠疮、疮疹。由于地区不同,北方称“疹子”,四川称“麻子”,浙江称“瘖子”,江苏称“痧子”等。明代《古今医统》把历代民间俗称的疮疹、麸疮、痧子等,统称为麻疹。明代《片玉痘疹》将麻疹与奶疹作了鉴别,还介绍了护理麻疹的要点。《证治准绳》将麻疹分为初热期、见形期、收没期,成为后世麻疹分期的基础。在预防方面,《本草纲目》中已有将新生儿脐带煅制后,用乳汁调服的记载。 引起麻疹的病因为麻毒时邪,从口鼻吸入,侵犯肺脾。肺主皮毛,开窍于鼻,司呼吸,毒邪犯肺,早期表现为肺卫症状,类似感冒,此为疹前期。脾主肌肉和四肢,麻毒邪入气分,皮疹出现全身达于四肢末端,属正气驱邪外泄,为出疹期。疹透之后,邪随疹泄,热去津伤,为疹回期。麻疹以外透为顺,内传为逆,正气虚亏不能托邪外泄,或因邪盛化火内陷,均可导致麻疹透布不顺,产生合并症。如麻毒内归于肺,闭阻肺络,则发为小儿肺炎;麻毒内炽,上攻咽喉,可发为喉痹;麻毒逆传心肝,则神识昏迷,惊厥谵妄等;麻毒内灼阳明,循经上炎,发为口疮;麻毒移于大肠,引起腹泻不止;热传营血,迫血妄行,则引起鼻窍出血等。少数患儿因正气不足,正不胜邪,可出现内闭外脱的险证。 麻疹有顺证和逆证。顺证麻疹按正常顺序透发,自初热、透疹直到收没,经过良好,麻疹红润,无合并证;逆证麻疹透发艰难,疹毒内闭,不能外透,或疹出不透,一出即收,或疹色稀疏淡白,或紫暗成片等,常发生合并症。 麻疹的辨证,可按疹前期(初热期)、出疹期(见形期)、疹回期(恢复期)的临床表现进行论治:①疹前期。约三天左右,发热怕风,鼻塞流涕,咳嗽喷嚏,眼睑红赤,泪水汪汪,倦怠思睡。发热第二天,口腔两侧颊黏膜近臼齿处可见麻疹黏膜斑(针尖大小白色疹点,周围黏膜充血),此斑为早期诊断麻疹的主要依据,小便短黄或大便稀溏,舌苔薄白或微黄,脉浮数。治宜辛凉透表、清宣肺卫,以宣毒发表汤为主方。②出疹期。时间约三天,发热持续,起伏如潮,每潮一次,疹随外出,口渴引饮,目赤多眵,咳嗽加剧,烦躁或嗜睡,疹子先从耳后发际处出现,继则头面、颈部、胸腹、四肢,最后手心、足底、鼻准部都见疹点,疹色暗红,触之碍手,舌质红、舌苔黄,脉洪数。治疗以清热解毒为主,常用清解透表汤。③疹回期。疹点出齐后,发热渐退,咳嗽好转,声音稍哑,疹点依次渐回,皮肤呈糠麸状脱屑,并有色素沉着,舌苔薄净,舌质红少津。治宜养阴益气,常用沙参麦冬汤为主方。 麻疹的逆证,最多见于出疹期。麻毒闭肺者,证见疹点不多或疹子早回,或密集色紫,高热不退,咳嗽气促,鼻翼煽动,口渴烦躁,舌质红而干,舌苔黄,脉滑数。治宜宣肺开闭、清热解毒,常用麻杏石甘汤为主方。热毒攻喉者,证见咽喉肿痛,声音嘶哑,咳嗽声如犬吠,舌质红、舌苔黄腻,脉数。治宜清热解毒、利咽消肿,常用清咽下痰汤、六神丸。邪陷心肝者,证见高热烦躁,神昏抽搐,皮肤疹点密集成片,遍及全身,舌质红绛,脉洪数。治宜平肝熄风、清营解毒,常用羚角钩藤汤为主方。 为使出疹期疹子透发顺利,可配合外治法,常用生麻黄、浮萍、芫荽子、西河柳加水煮沸后,加入适量黄酒,用毛巾蘸药液热敷头面或胸背。 麻疹的护理工作非常重要,任何阶段都不可忽视。护理得宜,透发顺利,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卧室空气要流通,但避免直接吹风,光线不要太强。要注意口腔、鼻孔、眼睛的清洁。饮食以清淡易消化者为宜,忌油腻、辛辣,要多饮水,疹回期可用甘蔗、荸荠、鲜芦根煎水代茶。 预防麻疹关键在于提高易感儿童的抗病能力,及时接种麻疹减毒活疫苗。流行期间可肌肉注射丙种球蛋白,也可使用紫草三豆饮(紫草根、绿豆、黑豆、赤小豆)或乳汁调服煅制脐带粉。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