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黄肠题凑
释义 huangchang ticou
黄肠题凑(卷名:考古学)
  西汉帝王陵寝椁室四周用柏木枋堆垒成的框形结构。“黄肠题凑”一名,最初见于《汉书·霍光传》。根据汉代礼制,黄肠题凑与玉衣、梓宫、便房、外藏椁同属帝王陵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经朝廷特赐,个别勋臣贵戚也可使用。20世纪70年代,在北京大葆台、河北石家庄、湖南长沙、江苏高邮等地,相继发现了保存有黄肠题凑的西汉诸侯王王室墓。为研究汉代黄肠题凑的结构以及“题凑”之制的演变和有关丧葬制度,提供了实物证据。
  根据《吕氏春秋·节丧》和《史记·滑稽列传》,墓葬中的“题凑”结构,至迟在战国时已经出现。但迄今对战国墓中题凑的形制和用材均缺乏了解。据已有的汉代考古材料可知:“题凑”在结构上的基本特点,一是层层平铺、叠垒,一般不用榫卯;二是“木头皆内向”,即题凑四壁所垒筑的枋木(或条木)全与同侧椁室壁板呈垂直方向,若从内侧看,四壁都只见枋木的端头,题凑的名称便是由这种特定的构筑方式衍生出来的。“黄肠”则因题凑用的木料都是剥去树皮的柏木枋(椽),以木色淡黄而得名。黄肠题凑皆发现于竖穴木椁墓中,但题凑木的长、宽尺寸及叠垒层数并不一致。
  目前所知年代最早的木构题凑,1978年发现于石家庄小沿村西汉初年的墓中。西汉早期的长沙象鼻嘴 1号墓和陡壁山曹墓(见长沙汉墓),是目前可以确认的黄肠题凑的早期例证。这两座墓的黄肠题凑形制清楚,用材、尺寸、堆垒方法均比较明确。西汉中期的大葆台汉墓1号墓,用15000多根柏木椽叠垒成的宏大题凑,高达3米,直抵墓室顶部,其内设有回廊及前、后室,结构上更具独立性,可视为黄肠题凑的成熟形态。西汉晚期的高邮天山1号墓的黄肠题凑,形制复杂,保存完整。题凑木彼此用榫卯嵌合,同时又全部嵌置在一个框架结构中,形成一个与墓室连为一体的牢固整体。构筑方法与题凑的原型已颇不同,成为西汉中、晚期黄肠题凑的一个新类型。
  迄今尚未发现东汉时期黄肠题凑的实例。公元 1世纪末的河北定县北庄中山简王刘焉墓,在砖室墓的四周和顶部用特制的石块构筑“题凑”。其后,石材题凑亦不复见。可见,题凑之制在东汉时期随着大型多室砖墓的盛行已趋于消弭。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27 7:0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