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黎元洪
释义 Li Yuanhong
黎元洪(1864~1928)(卷名:中国历史)

  北洋政府总统。字宋卿。湖北黄陂人。1864年10月19日(清同治三年九月十九)生。1883年考入天津北洋水师学堂。1888年入海军服役。1894年,参加中日甲午海战。所乘战舰被击沉,漂浮海上,获救生还。战后投靠署理两江总督张之洞,颇受器重。1896年,张回湖广总督本任,黎随之到湖北,参预训练新军。曾三度赴日本考察军事。1906年任陆军第二十一混成协统领,率部参加彰德新军秋操。他一贯惧怕和敌视革命,为了防止湖北新军中的革命活动,下令开除大批革命士兵。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黎见大势已去,便躲藏起来。发动起义的普通士兵和下级军官,为了扩大影响和提高革命军的声望,推举黎为中华民国军政府鄂省大都督。黎被迫服从,但仍意存观望。汉口、汉阳光复,各国领事宣布“中立”,黎才宣告就职。
  1912年1月,南京临时政府成立,黎当选副总统,仍兼鄂督。为了从事政治活动,发起组织“民社”,自任理事长,反对同盟会和南京临时政府,拥护袁世凯取代孙中山。2月,南北和议成功,袁世凯出任总统,黎又膺选连任副总统。后又被推为共和党和进步党的理事长。黎在湖北实行恐怖统治,勾结袁世凯残酷镇压湖北的革命党人,杀害武昌起义功臣张振武、方维,制造了震惊全国的“张方事件”。1913年支持袁镇压孙中山发动的二次革命。同年10月,袁世凯、黎元洪分别当上正副大总统,12月,袁将黎从武昌接到北京,住进南海瀛台,并与之结成儿女亲家,实际上置黎于监视和控制之下。黎又支持袁解散国会,破坏《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兼任御用的参政院院长。但黎对袁世凯复辟帝制采取抵制态度,1915年12月,袁以中华帝国皇帝名义下达第一个封爵令,册封黎为武义亲王(当时最高的封爵),黎断然拒绝。
  1916年6月,袁世凯死,黎继任大总统,宣布恢复约法,召集国会。但实际权力则为国务总理、皖系军阀段祺瑞所掌握,段视总统如同傀儡。黎不甘于受段摆布,联合反段派议员、官僚共同对抗,形成“府(总统府)院(国务院)之争”。1917年在对德宣战问题上, 黎、 段矛盾公开爆发,黎下令免去段国务总理和陆军总长职务。皖系各省督军纷纷宣告独立,以示对抗。黎在无可奈何中,电召军阀张勋入京调解。张勋乘机拥戴清废帝溥仪复辟,黎逃往东交民巷日本使馆避难,并电请副总统冯国璋代行大总统。段祺瑞利用全国反对张勋复辟的强烈要求,在天津马厂起兵,迅速击败张勋,重任国务总理,黎被迫引咎辞职。
  1922年6月,直系军阀曹锟、吴佩孚赶走皖系总统徐世昌,请黎复职,意在以黎过渡,再拥曹为总统。黎复任总统后,无实权,又成了直系军阀手中的玩偶。曹锟就位心切,仍采取各种手段逼黎让位。1923年6月,黎再度辞职,退出政坛,移居天津。后黎曾妄图东山再起,但组织政府计划流产。黎晚年任中兴煤矿董事长,购置地产,投资实业。1928年6月3日病死于天津。
  参考书目
 李新等主编:《民国人物传》第2卷,中华书局,北京,1980。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5:4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