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中江兆民 |
释义 | Zhongjiang Zhaomin 中江兆民(卷名:哲学) Chomin Nakae (1847~1901) ![]() 中江的哲学思想的发展经历了一个转变过程。他在1881年还是个唯心主义者,1882年认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各有长短,实际上仍然倾向于唯心主义。到1886年,他在《理学钩玄》(意即《哲学概念》)一书中把自由民权学说同进化论结合起来,开始从唯心主义转向唯物主义,1887年他在《三醉人经纶问答》一书把进化论观点运用于政治方面。但是,这时他还分不清唯物主义和实证主义。1901年,他在《一年有半》中写道:日本“自古至今没有哲学”。他要建立自己独特的哲学体系──“中江主义”。他关于日本没有哲学的论断,后来引起哲学家和哲学史家的许多争论。在《续一年有半》中,他开始真正形成比较系统的唯物主义哲学,并且批判西方的一些唯心主义学说特别是实证主义。《续一年有半》这本书是明治时代唯物主义哲学名著之一,是日本唯物主义哲学史和无神论史上极为宝贵的遗产,它使中江成为辩证唯物主义在日本传播以前最优秀的唯物主义者。他在这本书中断言世界是“唯一的物”,提出了同自然科学的物质观有区别的“纯粹物质”观点,认为空间和时间都是客观存在的,指出精神只是身体的一种作用,从而否定上帝的存在和灵魂不灭,批判有神论,肯定物质对精神的根源性以及精神认识世界的能力,并且由此展开他的认识论,声称观念是物质反映而成的,确立了唯物主义的反映论。 中江因为受当时科学发展水平等条件限制,在理论上也有不足之处:他的唯物论是机械的、形而上学的;他虽然坚决主张世界的物质性,但他忽视了实践对于认识的重要性,因而在认识论上未能把唯物主义贯彻到底,以致提出所谓“主客相即”说;他的社会历史观是唯心主义的。 中江的一生是为争取自由民权而同明治时代的封建势力斗争的一生。他的唯物主义哲学给日本思想界以巨大的影响,成为明治30年代以后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先导。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