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丰子恺 |
释义 | Feng Zikɑi 丰子恺(1898~1975)(卷名:中国文学) ![]() 早在青少年时代,丰子恺受其师李叔同(弘一法师)的影响,皈依佛门。他的思想既有超尘出世,静观人生的一面,又有爱国忧民、面向现实的一面。他的漫画、书法自然潇洒,风韵别致,称誉艺坛。他的散文,先后结集出版的有《缘缘堂随笔》(1931)、《车厢社会》(1935)、《缘缘堂再笔》(1937)、《率真集》(1946)等。他厌恶人世间的虚伪、卑俗、自私,赞美儿童的真诚、纯洁、聪明,儿童在他“心中占有与神明、星辰、艺术同等的地位”(《儿女》)。对孩子体贴入微的爱怜,是他散文的一个突出内容,为人们所称道。他的许多散文写的是日常生活中的细枝末节,但他善于从纷纭世态中选取一鳞半爪,加以巧妙传神的点染,表现一种清幽玄妙的情趣,给人以雅逸愉悦之感。不过有时又失之于过分琐细和趣味主义。抗日烽火的颠沛流离的生活,改变了他冷观人生的态度,走上面向现实的道路。《辞缘缘堂》、《还我缘缘堂》痛惜美好故乡的遭劫,控诉日寇的暴行,爱憎极为鲜明。《贪污的猫》、《口中剿匪记》讽喻国民党贪官污吏祸国殃民的丑行,诙谐峭拔,成为他散文中寓意最强的篇章。丰子恺的散文感情真率自然,语言朴素洒脱,形式灵活多样,信笔所至,妙趣横生,于平易琐细中寓深意,在淡泊飘逸中见真情,如同他的漫画、书法一样,写意传神,别具风采。 他还勤于翻译工作,译过屠格涅夫、柯罗连柯、夏目漱石等人的作品,并将日本长篇古典文学名著《源氏物语》译成中文。 丰子恺曾任上海国画院院长、上海美术家协会主席、上海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等职务。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