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固体表面积
释义 guti biaomianji
固体表面积(卷名:化学)
surface areas of solid
  固体表面上的原子或分子在一般情况下不易移动,它们所处的位置是生成表面时所处的位置,它们所具有的能量也不相同,故固体表面是不均匀的。由于制备条件的不同,固体与气体的接触表面(表面积)的大小可有很大差异。多孔性固体或细碎固体表面积包括内表面和外表面两部分,内表面由它们内部孔壁和裂缝表面所组成;外表面则指该固体粒子外部的几何面积。内表面积与外表面积的总和为总表面积。它与外表面积之比称为粗糙因子,显然,固体表面的粗糙因子最小为1。为了比较和衡量吸附剂或催化剂表面积的大小。规定 1克固体的总表面积称为比表面。
  表面积的测定方法有:用直接测定粒子大小以计算固体粒子外表面积的沉降法;光学显微镜法和电子显微镜法;X射线宽度法;直接测定外表面的透过法。但这些方法均不能测定固体的内表面。
  低温气体吸附法是测定固体总表面积最常用的方法,其基本要点是:测定不同相对压力下吸附质气体在一定量吸附剂上的吸附量,应用BET二常数公式(见多分子层吸附)计算出该吸附剂表面铺满单分子层吸附质的量(单分子层饱和吸附量),再根据每一吸附质分子的截面积和吸附剂重量即可求得比表面积。
  每个吸附分子的截面积σ可用下式计算:
     

式中 Μ为吸附质分子量;N为阿伏伽德罗数;d为液态(或固态)吸附质密度。
  染料吸附法是一种测定粗孔固体比表面的简便方法,此法的根据是:有些固体可从溶液中选择性地吸附某些染料,达到饱和后,按照吸附前后溶液浓度的变化,即可求得单分子层的饱和吸附量,再根据每个染料分子可能的截面积计算比表面。此法的缺点是:对染料分子在表面上的取向要有一定的假设,而且即使在饱和吸附时仍有溶剂的吸附;小孔中的面积因染料分子不能进入而不能测定。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7:0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