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国子监
释义 Guozijian
国子监(卷名:文物 博物馆)
Imperial College
  元、明、清三代的国家最高学府旧址。位于北京内城东北隅安定门内成贤街,东与孔庙毗邻。国子监即大学,古时称“成均”,后又叫太学。唐贞观五年(631)于西京置国子监,元朝亦称国子监,明清因之。元朝至元六年(1269)立国子学,至元廿四年(1287)设国子监,元成宗大德十年(1306)营建于此。皇庆二年(1313)建崇文阁(彝伦堂址)。明洪武时改为北平郡学,永乐二年(1404)复称国子监。宣德 4年 (1424) 修监内两庑,嘉靖七年(1528)于彝伦堂后建敬一亭。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又增建“辟雍”,四十九年(1784)冬竣工。国子监是研究中国古代学制的重要实例。196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为首都图书馆馆址。国子监坐北朝南,平面呈南北长方形。辟雍为皇帝讲学的地方,坐北朝南,重檐黄琉璃瓦四角攒尖鎏金宝顶方形亭式建筑,深广五丈六尺,四面只设可开敞的隔扇,周以围廊。它建在一个圆形水池的中央,四面架石桥。池上施汉白玉石栏杆,雕琢精美,平面布局特殊。彝伦堂在辟雍之北,本是藏书之所,后为监生上课之地。它的两旁有南向的典籍厅,分别东西,厅侧各辟一门通往敬一亭,两厅折而南,东为绳愆厅、鼓房,与西面博士厅、钟房相对称。东廊庑有率性、试心、崇志三堂;西廊庑有修道、正义、广义三堂。彝伦堂之北,重垣一道,中为敬一亭,亭前为敬一门。监内东西六堂原贮“十三经”,又名乾隆石经。乾隆五十六年(1791)命刻石于太学,1956年移至国子监。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29 2:5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