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释义
卒〔  同“猝”。突然。杜甫《北征》诗:“潼关百万师,往者散何卒!”   另见cuì,zú。
出处:语词卷 • C • cù • 卒
卒〔cuì  通“倅”。副职。《礼记·燕义》:“庶子官职,诸侯卿大夫士之庶子之卒。”  另见cù,zú。
出处:语词卷 • C • cuì • 卒
卒〔  ❶旧时泛称差役。如:走卒;狱卒。
  ❷士兵;步兵。如:士卒;一兵一卒。《左传·隐公元年》:“缮甲兵,具卒乘。”乘,车乘。
  ❸古称三十国为卒,见《礼记·王制》。又称三百家为卒,见《国语·齐语》。又称一百人为卒,见《周礼·夏官·诸子》郑玄注。
  ❹古时军队中二十五人的指挥者。《逸周书·武顺》:“卒必力……卒不力,无以承训。”孔晁注:“卒,二十五人之帅,故以勇力为之也。”
  ❺完毕;结束。如:卒业;不忍卒读。
  ❻古指大夫死亡。见《礼记·曲礼下》。后为死亡的通称。如:生卒年月。
  ❼终;终于。如:卒免于难。《诗·邶风·日月》:“畜我不卒。”《史记·周本纪》:“管仲卒受下卿之礼而还。”
  另见cù,cuì。
出处:语词卷 • Z • zú • 卒
  ❶军队编制。周代军队一百人为一卒。《周礼·夏官》:“百人为卒。”春秋时齐国军队二百名士卒为一卒。《国语·齐语》:“故二百人为卒,连长帅之。”
  ❷太平天囯军中及地方编制。军中以四两为一卒,设卒长一人。地方以一百零五家(一说为一百家)为一卒,设卒长一人为乡官。
  ❸官名。周代置。军吏,统领二十五人。《逸周书·武顺》:“卒不力,无以承训。”孔晁注:“卒,二十五人之帅,故以勇力为之也。”
出处:中国古代史 • 历代兵制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4:2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