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政治学社会学卷 • 社 会 学 • 社会学史 • 理论 术语
词条 | 情境社会学 |
释义 | 情境社会学 情境社会学 美国托马斯的社会学理论。他在1927年发表《行为模式与情境》一文,主张人们与不同社会文化环境通过相互作用而产生各种行为,强调社会情境对行为研究的重要性。主要内容包括:(1)情境的含义及其构成要素;(2)情境的社会和个人效应;(3)情境的结构类型及其变化因素。认为在一个有组织的社会中,成员自发形成的情境释义和这个社会给予人的释义之间总存在一种对抗,人不但对情境的客观特征作出反应,还对情境所产生的意义作出反应,从而对情境作出一个主观的定义,称为情境定义。情境定义一经确定,那么符合这一定义的必然行为也就形成。人的特殊行为模式和全部个性都为在生活道路上感受过的情境类型和经验特征所限定,社会和个人之间始终处于相互作用的状态之中。人的行为既受情境的影响,同时也影响情境的改变,两者是交互作用的。 出处:政治学社会学卷 • 社 会 学 • 社会学史 • 理论 术语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