❷官名。皇宫中卫戍部队的将领。《周礼》夏官之属有虎贲氏,汉有虎贲中郎将、虎贲郎,历代沿用,至唐始废。
❸星官名。即狮子座72号星。见《晋书·天文志上》。唐人修晋史避太祖讳,改作“武贲”。
出处:语词卷 • H • hǔ • 虎
词条 | 虎贲 |
释义 | 虎贲 虎贲(hǔ bēn) ❶勇士之称。《书·牧誓序》:“武王戎车三百两(辆),虎贲三百人。”孔颖达疏:“若虎之贲(奔)走逐兽,言其猛也。” ❷官名。皇宫中卫戍部队的将领。《周礼》夏官之属有虎贲氏,汉有虎贲中郎将、虎贲郎,历代沿用,至唐始废。 ❸星官名。即狮子座72号星。见《晋书·天文志上》。唐人修晋史避太祖讳,改作“武贲”。 出处:语词卷 • H • hǔ • 虎 虎贲 ❶勇士之称。贲,通“奔”。《书·<牧誓>序》:“武王戎车三百两,虎贲三百人(后人考证,当为三千人),与受战于牧野。” ❷皇帝禁卫军。汉平帝时曾改期门为虎贲。东汉、魏、晋、南北朝沿置。北魏太和十九年(公元495年),选天下武勇之士十五万人为羽林、虎贲,以充侍卫。次年,以代迁之士皆为羽林、虎贲,武人挽上格者为羽林,次格者为虎贲。除担任侍卫外,也常奉命出征,或赐大臣充作仪仗,作为对大臣的特殊优遇。至唐始废。 ❸官名。西周始置,《周礼》夏官之属有虎贲氏,为宫中卫戍部队将领,掌王之出入仪卫之事。春秋、战国沿置。汉代属中央禁卫军。原名期门,平帝时更名虎贲郎,由虎贲中郎将率领,职掌宿卫,禁卫皇官。东汉、魏、晋、南北朝皆沿置,至唐始废。 出处:中国古代史 • 历代兵制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