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惠施
释义
惠施
惠施约前370—约前310  亦称“惠子”。战国时哲学家,名家的代表人物。宋国人。与庄子为友。曾任魏相,主张联合齐楚,停止战争,并随同魏惠王见齐威王,使魏齐互尊为王。曾与南方异人黄缭论天地风雨,“遍为万物说”。知识渊博,“以善辩为名”。具有较丰富的自然科学知识。在当时的名辩思潮中,代表名家两个基本派别中的“合同异”(合万物之异)派,与公孙龙主张不同。他的“合同异”命题,有“大同而与小同异,此之谓小同异;万物毕同毕异,此之谓大同异”;“天与地卑,山与泽平”,“物方生方死”等(见《庄子·天下》)。认为一切事物的差别、对立都是相对的,归结到“泛爱万物,天地一体”的思想。看到事物的矛盾统一,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但过分夸大事物之间的“同”而忽视事物之间的“异”,也忽视事物的相对稳定性。其学说在当时与儒、墨、杨(朱)、秉(公孙龙)并列为五。对先秦逻辑学的发展有一定贡献。《汉书·艺文志》著录《惠子》一篇,已佚。其言行片断散见于《庄子》《荀子》《韩非子》《吕氏春秋》等书。
出处:哲学卷 • 逻 辑 学 • 中国逻辑史
惠施约前370—约前310  亦称“惠子”。战国时哲学家,名家的代表人物。宋国人。与庄子为友。曾任魏相,主张联合齐楚,停止战争,并随同魏惠王见齐威王,使魏齐互尊为王。曾与南方异人黄缭论天地风雨,“遍为万物说”。知识渊博,“以善辩为名”。具有较丰富的自然科学知识。在当时的名辩思潮中,代表名家两个基本派别中的“合同异”(合万物之异)派,与公孙龙主张不同。他的“合同异”命题,有“大同而与小同异,此之谓小同异;万物毕同毕异,此之谓大同异”;“天与地卑,山与泽平”,“物方生方死”等(见《庄子·天下》)。认为一切事物的差别、对立都是相对的,归结到“泛爱万物,天地一体”的思想。看到事物的矛盾统一,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但过分夸大事物之间的“同”而忽视事物之间的“异”,也忽视事物的相对稳定性。其学说在当时与儒、墨、杨(朱)、秉(公孙龙)并列为五。对先秦逻辑学的发展有一定贡献。《汉书·艺文志》著录《惠子》一篇,已佚。其言行片断散见于《庄子》《荀子》《韩非子》《吕氏春秋》等书。
出处:哲学卷 • 中国哲学史 • 人 物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2 20:5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