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南戏
释义
南戏
南戏nán xì  亦称“戏文”。宋元时用南曲演唱的戏曲形式。由杂剧、唱赚、词以及里巷歌谣等综合发展而成。明祝允明《猥谈》:“南戏出于宣和之后,南渡之际,谓之‘温州杂剧’。”徐渭《南词叙录》:“南戏始于宋光宗朝,永嘉人所作《赵贞女》、《王魁》二种实首之”,“号曰‘永嘉杂剧’”。一般认为是中国戏曲最早的成熟形式。对明清两代的戏曲影响颇大。剧本今知有一百七十种左右,但全本留传者仅有《小孙屠》、《张协状元》、《宦门子弟错立身》(合称《永乐大典戏文三种》)、《牧羊记》、《拜月亭》、《荆钗记》、《白兔记》、《杀狗记》、《琵琶记》等,且多经人改编。
出处:语词卷 • N • nán • 南
南戏  亦称“戏文”。宋元时用南曲演唱的戏曲形式。萌芽于“村坊小曲”,后吸收宋杂剧、诸宫调、唱赚、宋词等综合发展而成。明祝允明《猥谈》:“南戏出于宣和之后,南渡之际,谓之‘温州杂剧’。”徐渭《南词叙录》:“南戏始于宋光宗朝,永嘉人所作《赵贞女》、《王魁》二种实首之”,“号曰‘永嘉杂剧’”。一般认为是中国戏曲最早的成熟形式,对明清两代的戏曲影响颇大。剧本今知有200余种,但全本留传者仅有《小孙屠》、《张协状元》、《宦门子弟错立身》(合称《永乐大典戏文三种》)、《牧羊记》、《拜月亭》、《荆钗记》、《白兔记》、《杀狗记》、《琵琶记》等十余种,且多经明人改编。
出处:中国文学卷 • 古典文学 • 文体 作法
南戏  亦称“戏文”。宋代流行于南方,用南曲演唱的戏曲形式。明代祝允明《猥谈》:“南戏出于宣和之后,南渡之际,谓之‘温州杂剧’。”徐渭《南词叙录》:“南戏始于宋光宗朝,永嘉人所作《赵贞女》、《王魁》二种实首之。……号曰‘永嘉杂剧’。”元灭南宋后,渐以“南戏”称之。为中国戏曲最早的成熟形式之一。对明清两代的戏曲影响颇大。剧本今知有200余种,但全本留传者仅有《小孙屠》、《张协状元》、《宦门子弟错立身》(合称《永乐大典戏文三种》)、《牧羊记》、《拜月亭》、《荆钗记》、《白兔记》、《杀狗记》、《琵琶记》等十余种,且多经明人改编。
出处:戏剧电影卷 • 戏  剧 • 中国戏曲 • 源 流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8 7:0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