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鹅湖之会
释义
鹅湖之会
鹅湖之会  ⑴ 南宋的著名学术讨论会。淳熙二年(1175年)在信州(治今江西上饶市)鹅湖寺(在今铅山县)举行。由吕祖谦邀约,意图调和朱熹与陆九渊、陆九龄兄弟两派争执。与会者尚有临川守赵景明等10余人。中心议题是为学之方。朱熹主张“道问学”,由“即物而穷其理”;陆九渊主张“尊德性”,即“发明本心”,因“心即理也”。据与会者朱泰卿回忆:“鹅湖之会,论及教人,元晦之意,欲令人泛观博览而后归之约;二陆之意,欲先发明人之本心而后使之博览。朱以陆之教人为太简,陆以朱之教人为支离。”(《象山年谱》)辩论三日,终不能合。之后仍赋诗互相责难,门人后学亦互相诋訾,并有后世学者意欲调和二说。黄宗羲《宋元学案·象山学案》认为二人同植纲常、同扶名教、同宗孔孟,不过见仁见智,无背于圣人。可称为客观唯心主义(朱)和主观唯心主义(陆)之争。对理学、书院及其会讲制度发展有重要影响。  ⑵ 南宋陈亮与辛弃疾的聚会。淳熙十五年冬,陈亮欲仿淳熙二年鹅湖故事邀约朱熹、辛弃疾会于铅山紫溪,探讨世事学问。朱失约未至。陈、辛于抗金救国问题上意气相投。
出处:教育卷 • 教育史 • 中国教育史 • 事件、运动、思潮、法规
鹅湖之会  南宋朱熹与陆九渊进行的一次哲学辩论会。淳熙二年(1175年)四月间,吕祖谦邀集陆九龄、陆九渊兄弟等与朱熹会于信州(治今江西上饶)之鹅湖寺,讨论治学方法,意图调和朱、陆两家争执。朱熹主张先“道问学”和“即物而穷其理”,即从博览群书和对外物的观察来启发内心的知识;陆九渊主张先“尊德性”和“发明本心”,认为“心即理也”,不必多做读书穷理工夫。朱讥陆为“禅学”,陆讥朱为“支离”,并赋诗互相责难。实质上是朱熹的客观唯心主义和陆九渊的主观唯心主义之间的争论。
出处:中国古代史 • 历史事件、一般制度 • 宋、辽、夏、金、元
鹅湖之会  南宋淳熙二年(1175年)在信州(治今江西上饶)鹅湖寺举行的哲学辩论会。由吕祖谦邀集,意图调和朱熹和陆九渊两派争执。在治学方法上,朱熹主张先“道问学”和“即物而穷其理”,即从博览群书和对外物的观察来启发内心的知识;陆九渊主张先“尊德性”和“发明本心”,认为“心即理也”,不必多做读书穷理工夫。朱讥陆为“禅学”,陆讥朱为“支离”,并赋诗互相责难。实质上是客观唯心主义(朱)和主观唯心主义(陆)的一场争论。
出处:哲学卷 • 中国哲学史 • 术 语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8 5:4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