❷失误;丧失。《诗·大雅·假乐》:“不愆不忘,率由旧章。”《左传·昭公二十六年》:“王昏不若,用愆厥位。”
❸过失;罪咎。《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诏策亮曰:‘街亭之役,咎由马谡,而君引愆,深自贬抑。’”
❹患恶疾。《左传·昭公二十六年》:“王愆于厥身。”
出处:语词卷 • Q • qiān • 愆
词条 | 愆 |
释义 | 愆 愆〔諐〕(qiān) ❶过。《书·牧誓》:“不愆于六步七步,乃止齐焉。” ❷失误;丧失。《诗·大雅·假乐》:“不愆不忘,率由旧章。”《左传·昭公二十六年》:“王昏不若,用愆厥位。” ❸过失;罪咎。《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诏策亮曰:‘街亭之役,咎由马谡,而君引愆,深自贬抑。’” ❹患恶疾。《左传·昭公二十六年》:“王愆于厥身。” 出处:语词卷 • Q • qiān • 愆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