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语词卷 • H • hònɡ • 虹
词条 | 虹 |
释义 | 虹 虹(hònɡ) 通“█”。见“虹洞”。 另见hónɡ。 出处:语词卷 • H • hònɡ • 虹 虹 ❶(hónɡ)日光或月光射入空中水滴经折射和反射在雨幕或雾幕上形成的彩色圆弧。这种圆弧不通过日(月)轮。常见的有主虹和副虹两种,如同时出现,主虹位于内侧,副虹位于外侧。主虹由日(月)光射入空中水滴,经一次反射和两次折射而被分散为各色光线所成。色带排列是外红内紫,常见的视半径约为42°。副虹称为“霓”,由日(月)光射入空中水滴经两次折射和两次反射而被分散成各色光线所致。光带色彩不如主虹鲜明。色带排列内红外紫。在雾上出现的虹,一般呈淡白色。 ❷(jiànɡ)大气光象之一。因成因不同,而与虹(hónɡ)不同:虹(jiànɡ)带能贯穿日(月)轮,而虹(hónɡ)带不能贯穿日(月)轮。分为两类。第一类即古人所称的“白虹贯日”,属于反射晕象,在冰晶云出现后产生。又可分为白虹横贯日和白虹纵贯日两小类:前者即指假日环;后者即指日柱。成因分别见“假日(月)环”和“日(月)柱”。第二类即古人所称的“白虹弥天”,是指晨昏时地平线下日光从云隙或山谷间隙中漏向天空形成的明暗相间扇骨状光条。暗条为受云或山峰阻挡的光影,带青灰色;明条即为漏出的日光。因正当晨昏,故波长较长、强度较弱、带淡红色。它们从地平线附近的日轮处发出,过天顶附近发散最大,然后向天空另一侧辐合,会聚到另一侧地平线处。因此,这种光是通过太阳的,但也是以天空为背景弥散满天的,故名。民间则称为“青白杠”或“青白露”。 出处:天文学地球科学卷 • 地球科学 • 大气科学 • 大气物理学和大气化学 虹 长篇小说。茅盾著。连载于1929年《小说月报》第二十卷第三、六、七号。1930年上海开明书店初版。以五四运动到五卅运动这一时期为背景,描写女学生梅行素从苦闷、彷徨到觉醒、反抗,最终走向革命的过程。小说原计划要“为中国近十年的壮剧,留一印痕”,但仅写到五卅运动为止。 出处:中国文学卷 • 现代文学 • 作家 作品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