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熊彼特学说
释义
熊彼特学说
熊彼特学说  亦称“创造性毁灭学说”。关于创新动态力量的理论。美国创新经济学家熊彼特(JosephAloisSchumpeter,1883—1950)1942年在《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民主》一书中提出。认为创新是经济发动机的点火器。创新不仅创造出经济效益更高的新技术,使创新者获得高于产业平均水平的利润,同时也使旧技术遭到毁灭——被废弃,使不创新或没能创新的企业的产品在市场上没有销路或销量下降,经济效益恶化。如高性能个人计算机出现后传统大型计算机陷入的境况。熊彼特把这一现象或过程称为“创造性毁灭”。认为在传统的以价格为基础的竞争中,失败的企业虽然在利润上受到打击,但仍有可能在企业原有基础上卷土重来;然而,在以创新为基础的竞争中,失败企业的生存基础受到毁灭性打击,已没有可能在原有基础上东山再起。是技术创新管理的重要基础理论之一。
出处:管理学卷 • 技术创新管理 • 技术创新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8 1: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