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蚯蚓
释义
蚯蚓
蚯蚓qiū yǐn  通称“地龙”,俗称“蛐蟮”。体呈长圆柱形,常见种长达20厘米左右。对改良土壤有重要作用。可作家禽或鱼类的食饵。
出处:语词卷 • Q • qiū • 蚯
蚯蚓  通称“地龙”,俗称“曲蟺”、“蛐蟺”。环节动物门,寡毛纲。种类很多。中国常见的为巨蚓科环毛蚓属(Pheretima)。体呈长圆柱形,常见种长达20厘米左右,由多数环节构成,每节环生刚毛数十至百余条不等。生殖带环状,在第14~16节。受精囊孔3对。无大肾管而有多数小肾管。雌雄同体,异体受精。卵1~3枚,产在蚓茧中。对改良土壤有重要作用。可作家禽或鱼类的食饵。全虫入药,性寒、味咸,功能解热、定惊、利尿、平喘,主治高热神昏、惊痫抽搐、关节痹痛、半身不遂、尿少水肿、肺热喘咳等症。蚯蚓及其提取成分能松弛平滑肌和降低血压。
出处:生命科学卷 • 动物部分 • 无脊椎动物
蚯蚓  俗称“蛐蟺”。环节动物门,寡毛纲。种类很多,中国常见的为巨蚓科的环毛蚓属(Pheretima)。体呈长圆柱形,常见种长达20厘米左右,由多数环节构成,每节环生刚毛数十至百余条不等。生殖带环状,在第14~16节。受精囊孔三对。无大肾管而有多数小肾管。雌雄同体,异体受精。卵1~3个,产在蚓茧中。对改良土壤有重要作用。可作家禽或鱼类的食饵。全虫入药,称“地龙”,性寒、味咸,功能解热、定惊、利尿、平喘,主治高热神昏、惊痫抽搐、关节痹痛、半身不遂、尿少水肿、肺热喘咳等症。主要成分有蚯蚓素、蚯蚓解热碱、黄嘌呤、腺嘌呤、鸟嘌呤、胆碱等,有溶栓抗凝、解热、平喘、降压、镇静、抗惊厥等作用。
出处:医药科学卷 • 中国传统医学 • 方 药 学 • 中草药学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8 3:5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