❷通“湄”。水边。《诗·小雅·巧言》:“居河之麋。”陆德明释文:“麋,本又作湄。”陈奂传疏:“湄本字,麋假借字。”
❸通“眉”。《荀子·非相》:“伊尹之状,面无须麋。”
❹通“糜”。见“麋沸”。
❺通“蘼”。见“麋芜”。
❻姓。三国时蜀有麋竺。
出处:语词卷 • M • mí • 麋
词条 | 麋 |
释义 | 麋 麋(mí) ❶动物名。即麋鹿。又名“四不像”。《楚辞·九歌·湘夫人》:“麋何食兮庭中?蛟何为兮水裔?” ❷通“湄”。水边。《诗·小雅·巧言》:“居河之麋。”陆德明释文:“麋,本又作湄。”陈奂传疏:“湄本字,麋假借字。” ❸通“眉”。《荀子·非相》:“伊尹之状,面无须麋。” ❹通“糜”。见“麋沸”。 ❺通“蘼”。见“麋芜”。 ❻姓。三国时蜀有麋竺。 出处:语词卷 • M • mí • 麋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