❷旧时河北省的别称。
❸姓。汉代有燕仓。 另见yàn。
出处:语词卷 • Y • yān • 燕
词条 | 燕 |
释义 | 燕 燕(yān) ❶古国名。(1)本作匽、郾。公元前11世纪周分封的诸侯国。姬姓。开国君主为召公奭。在今河北北部和辽宁西端,建都蓟(今北京城西南)。战国时成为七雄之一。又以武阳(今河北易县南)为下都。燕王哙时,因以君位让于相国子之,引起内乱,一度被齐攻占。燕昭王时,乐毅为将,联合各国攻破齐国,占齐七十多城。同时燕将秦开击退东胡,向东北扩展,设立了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等郡。昭王去世后,被齐打败,所得齐地全部失去。前226年被秦攻破,燕王喜迁到辽东。前222年为秦所灭。(2)姞姓。开国君主伯鯈,相传为黄帝后裔。在今河南延津东北。后人为了区别北方的燕,称为南燕。 ❷旧时河北省的别称。 ❸姓。汉代有燕仓。 另见yàn。 出处:语词卷 • Y • yān • 燕 燕〔鷰〕(yàn) ❶鸟。喙扁而短,翅膀尖而长,尾巴分开像剪刀。捕食昆虫,对农作物生长有利。春天飞到北方,秋天飞到南方,是候鸟。种类很多,常见的有家燕。 ❷通“宴”。安闲;休息。《诗·小雅·蓼萧》:“既见君子,孔燕岂弟。”郑玄笺:“燕,安也。”参见“燕居”。 ❸通“宴”。宴饮。《诗·小雅·鹿鸣》:“我有旨酒,嘉宾式燕以敖。” ❹亵渎;轻慢。《礼记·学记》:“燕朋逆其师。”孔颖达疏:“谓燕亵朋友,不相遵(尊)敬,则违逆师之教道也。” 另见yān。 出处:语词卷 • Y • yàn • 燕 燕( 出处:生命科学卷 • 动物部分 • 脊椎动物 • 鸟类 燕 古国名。(1)商时小国。姞姓。开国君主伯鯈,相传为黄帝后裔。在今河南延津东北。后人为区别于北方的燕,称为南燕。(2)本作“匽”、“郾”。公元前11世纪周分封的诸侯国。姬姓。开国君主为召公奭。在今河北北部和辽宁西端,建都蓟(今北京城西南),亦称北燕。战国时成为七雄之一。又以武阳(今河北易县东南)为下都。燕王哙时,因以君位让于相国子之,引起内乱,一度被齐攻占。燕昭王时,乐毅为将,联合各国攻破齐国,占齐七十多城。同时燕将秦开击退东胡,向东北扩展,设立了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等郡。昭王去世后,被齐打败,所得齐地全部失去。公元前226年被秦攻破,燕王喜迁到辽东。前222年为秦所灭。 出处:中国古代史 • 古部落、古国、朝代 燕 古国名。(1) 本作匽、郾。公元前11世纪周分封的诸侯国。姬姓。开国君主为召公奭。在今河北北部和辽宁西端,建都蓟(今北京城西南隅)。战国时成为七雄之一。又以武阳(今河北易县东南)为下都。燕王哙时,因以君位让于相国子之,引起内乱,一度被齐攻占。燕昭王时,乐毅为将,联合各国攻破齐国,占齐七十多城。同时燕将秦开击退东胡,向东北扩展,设立了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等郡。昭王去世后,被齐打败,所得齐地全部失去。前226年被秦攻破,燕王喜迁到辽东。前222年为秦所灭。(2) 姞姓。开国君主伯鯈,相传为黄帝后裔。在今河南延津东北。后人为了区别北方的燕,称为南燕。 出处:中国地理卷 • 历史地理 • 地 名 • 城国、部落 燕 旧时河北省的别称。 出处:中国地理卷 • 历史地理 • 总 类 • 别称、简称、旧称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