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语言学卷 • 语言学人物
词条 | 博杜恩·德·库尔特内 |
释义 | 博杜恩·德·库尔特内 博杜恩·德·库尔特内(Jan Niecisław Baudouin de Courtenay,1845—1929) 波兰语言学家。祖籍是法国。华沙高等学校(华沙大学)毕业,后到柏林随施莱歇尔、雷斯琴等学习,又入学彼得堡大学,获彼得堡大学比较语言学硕士学位、莱比锡大学哲学博士学位。曾任喀山大学、彼得堡大学、华沙大学等校教授,彼得堡科学院通讯院士。喀山语言学派的创始人。持客观心理主义语言观,把语言看作心理社会现象,认为语言学属心理社会科学。提出语言的系统性、语言的动态(历时)研究和静态(共时)研究的概念;建立音位和语音交替学说,为现代音位学先驱之一。著作甚多,一生写了六百多种论文和专著,但大多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毁于战火,有关普通语言学的重要论著收录在《博杜恩·德·库尔特内普通语言学文选》中。 出处:语言学卷 • 语言学人物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