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哲学卷 • 马克思主义哲学 • 历史唯物主义
词条 | 依法治国 |
释义 | 依法治国 依法治国 中国共产党在历史新时期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目标之一。与以德治国相辅相成。邓小平总结“文化大革命”的教训,首先强调了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重要性。以江泽民为核心的中共第三代领导集体在实践中加以发展,明确将依法治国作为党和政府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重要方略。实行依法治国的主要内容,就是使国家各项工作逐步走上法制化的轨道,实现国家政治生活、经济生活、社会生活的法制化和规范化;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参与管理国家、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就是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它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依法治国,要贯彻两个原则:一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方向,二是必须保证广大人民群众充分行使民主权利。实行依法治国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它要求加快建立和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律体系;保证司法机关严格执法,坚决纠正滥用权力、违法行政和有法不依、违法不究现象,从制度上保证执法的严肃和公正;深入开展普法教育,增强全民的法制观念;要坚持将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 出处:哲学卷 • 马克思主义哲学 • 历史唯物主义 依法治国 依照法律的规定治理国家。在中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这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出处:法学卷 • 宪法学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