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哲学卷 • 中国哲学史 • 著 作
词条 | 黄帝内经 |
释义 | 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 简称《内经》。中国现存较早的一部重要医学文献。原作者已不可考,非出于一时一人之手。分为《素问》《灵枢》两部分。盖战国晚期作品,经汉代增益和改编。《汉书·艺文志》著录《黄帝内经》十八卷。《素问》魏晋时已有亡佚,唐王冰据其先生所传秘本辑补(一说即补入今本中七篇大论),编为八十一篇,二十四卷,即为今本之《素问》。《灵枢》旧本九卷八十一篇,今本十二卷。《内经》总结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临床经验和理论知识,提出了系统的生理、病理以及辩证施治的学说,奠定了中国医学的基础。《内经》把人体器官看作既相区别又相联系的统一整体,还把人体放在同外界环境的相互联系中进行考察,注意人体和自然环境的平衡关系,要求按照自然界的变化来调节起居生活和精神活动,这种有机整体的观念和认识方法,对中国哲学的发展起过十分积极的作用。《灵枢》的注本不多,有明赵府居敬堂刊本等。《素问》注本主要有唐王冰(约710—805)《黄帝内经素问》,清张志聪(约1630—1674)《黄帝内经素问集注》。 出处:哲学卷 • 中国哲学史 • 著 作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