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语词卷 • L • lóu • 蝼
词条 | 蝼蛄 |
释义 | 蝼蛄 蝼蛄(lóu ɡū) 亦称“蝼蝈”、“蝼螲”、“拉拉蛄”、“土狗子”。重要的农业地下害虫。穴居土中。前足变形为挖掘足,适于掘土,并能切断植物的根部、嫩茎、幼苗等。食性复杂,主要危害禾苗、甘蔗、亚麻和甘薯等。 出处:语词卷 • L • lóu • 蝼 蝼蛄 亦称“蝼蝈”、“蝼螲”、“拉拉蛄”、“土狗子”。昆虫纲,直翅目,蝼蛄科。约有50种,中国有4种。重要的农业地下害虫。穴居土中。前足变形为挖掘足,适于掘土,并能切断植物的根部、嫩茎、幼苗等。食性复杂,主要危害禾苗、甘蔗、亚麻和甘薯等。常见有:东方蝼蛄(Gryllotalpa orientalis),曾称非洲蝼蛄,成虫体长29~31毫米,腹部近纺锤形,体色灰黑,后足胫节背面内侧有3~4个能动的距。1~2年完成一代。中国南方较多;单刺蝼蛄(G. unispina),亦称华北蝼蛄、“大蝼蛄”,成虫体长39~45毫米,腹部近圆筒形,体色黄褐或黑褐。3年完成一代。分布于华北。干燥虫体入药,性寒,味咸,有小毒,功能通利小便、解毒消肿,主治小便不利或闭塞不通、水肿,外用治瘰疬、恶疮等。 出处:生命科学卷 • 动物部分 • 昆虫 • 蜱螨 蝼蛄 重要地下害虫。亦称“蝼蝈”、“蝼螲”、“拉拉蛄”、“土狗子”。昆虫纲,直翅目,蝼蛄科。穴居土中。前足变形为挖掘足,适于掘土,并能切断植物的根部、嫩茎、幼苗等。食性复杂,主要危害禾苗、甘蔗、亚麻和甘薯等。常见的有:东方蝼蛄,中国南方较多;单刺蝼蛄,亦称“华北蝼蛄”、“大蝼蛄”,分布于华北。防治法:灯光诱杀,挖巢灭卵,药剂拌种或毒饵诱杀。干燥虫体入药,性寒,味咸,有小毒;功能通利小便、解毒消肿;主治小便不利或闭塞不通、水肿,外用治瘰疬、恶疮等;体虚者及孕妇忌用。 出处:农业科学卷 • 农业总论 • 植物保护学 • 农业昆虫 蝼蛄 亦称“蝼蝈”、“蝼螲”、“拉拉蛄”、“土狗子”。昆虫纲,直翅目,蝼蛄科。重要的农业地下害虫。穴居土中。前足变形为挖掘足,适于掘土,并能切断植物的根部、嫩茎、幼苗等。食性复杂,主要危害禾苗、甘蔗、亚麻和甘薯等。常见的有:非洲蝼蛄(Gryllotalpaafricana),中国南方较多;华北蝼蛄(G.unispina),亦称“大蝼蛄”,分布于华北。干燥虫体入药,性寒、味咸,有小毒,功能通利小便、解毒消肿,主治小便不利或闭塞不通、水肿,外用治瘰疬、恶疮等。体虚者及孕妇忌用。 出处:医药科学卷 • 中国传统医学 • 方 药 学 • 中草药学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