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处:文物考古卷 • 文物 • 器物 • 青铜器 • 器类
词条 | 编钟 |
释义 | 编钟 编钟 古代乐器。青铜制。由一组形制相同的钟,按大小次第排列悬挂于架上,构成一定的音阶关系,用以敲击汇合以成乐声。始见于西周,流行至春秋、战国时期。青铜编钟一套的数目由少至多的增加过程是与编钟音域的发展相关。目前所发现最早的成套编钟是宝鸡竹园沟7号西周墓出土的编钟;规模最大的编钟当属战国时期曾侯乙墓出土的64件分三层悬挂的编钟,其能采用和声、复调、转调的手法演奏。 ![]() 出处:文物考古卷 • 文物 • 器物 • 青铜器 • 器类 编钟 击奏体鸣乐器。由多个编悬的青铜器钟组成。古代钟架称“簨虡”。商代钟多为3件一套,到西周中晚期,编钟数增至8件一套。春秋末至战国以9件一套为多,河南信阳出土的编钟为13件一套。1978年,从湖北随县擂鼓墩一号墓出土的曾侯乙编钟是迄今所见规模最大的编钟,由64件钟和1件镈组成,总重达2500多千克。分三层悬挂,上层都挂钮钟;中、下层都挂甬钟。每个钟都能发双音,即敲击其“正鼓部”或“侧鼓部”能发出互为大三度或小三度的两个不同音高,总音域达五个八度,半音齐全。各钟体上的乐律铭文总共有2800多字,是研究战国时期乐律体系的珍贵资料。清代编钟为16件一套。 ![]() 出处:音乐舞蹈卷 • 音乐舞蹈 • 音乐 • 乐器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