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牌 牌( pái) ❶揭示或作标志用的板。如:门牌;路牌;招牌。 ❷产品的名号。如:解放牌汽车;中华牌香烟。 ❸用作凭证的小木板或金属板。如唐代的银牌,宋代的金牌,后来的腰牌等。 ❹古时兵器“盾”的俗称。如:藤牌。孟元老《东京梦华录·驾登宝津楼诸军呈百戏》:“蛮牌木刀,初成行列。” ❺一种娱乐用品,旧时多用作赌具。如:骨牌;麻将牌。《红楼梦》第四十七回:“贾母笑的手里的牌撒了一桌子。” ❻丧礼所设的木主。如:灵牌;牌位。 ❼词曲的调名。如:词牌《菩萨蛮》;曲牌《驻云飞》。 ❽元代军队编制的基层单位。《元史·兵志一》:“十人为一牌,设牌头。” ❾清代一种下行公文的名称。如:行牌;牌文。《儒林外史》第十九回:“〔匡超人〕接了他哥匡大的书子,说宗师按临温州,齐集的牌已到,叫他回来应考。”出处:语词卷 • P • pái • 牌 牌 ❶元代军队基层编制。《元史·兵志一》:“其法,家有男子,十五以上,七十以下,无众寡尽签为兵……十人为一牌,设牌头。” ❷亦称“十家牌法”。明、清民户组织之一级。明正德十一年(1516年),王守仁行于江西南部。各家门前置一小牌,写明人丁、职业、户籍、田粮等。十户置一十家牌。县造底册,为差调依据。十家之内,互相纠察偷盗、调解争讼,并互劝修睦。清代发展为保甲组织的一级。顺治年间始行,十户为一牌,牌置牌长,给与木牌稽察。出处:中国古代史 • 历代兵制 牌 文书名。下行文。清制,凡六部径行各道府厅以下,各省督抚行文司道以下等等,均用牌文。武职亦然。出处:中国古代史 • 历代官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