❷古乐器名。《周礼·春官·笙师》:“舂牍、应、雅。”郑玄注引郑司农曰:“舂牍,以竹,大五六寸,长七尺,短者一二尺,其端有两空(孔),髤画,以两手筑地。”
出处:语词卷 • D • dú • 牍
词条 | 牍 |
释义 | 牍 牍〔牘〕(dú) ❶古代写字用的木片。参见“简”。《汉书·昌邑哀王髆传》:“簪笔,持牍趋谒。”后世称公文为文牍,书札为尺牍。 ❷古乐器名。《周礼·春官·笙师》:“舂牍、应、雅。”郑玄注引郑司农曰:“舂牍,以竹,大五六寸,长七尺,短者一二尺,其端有两空(孔),髤画,以两手筑地。” 出处:语词卷 • D • dú • 牍 牍 中国战国至魏晋时期的书写材料。削制而成的木片。比简宽,大小不一。一尺见方的牍称“方”。可用毛笔和墨书写多行文字。若干牍编联在一起,可用于抄写较长的作品,形成中国早期的书籍形式。 出处:文化、新闻出版卷 • 出版 • 出版史 牍 先秦至魏晋时代广泛使用的书写材料。其形制是人工削制而成的长方形木板,宽、长比例大于简。牍上文字用毛笔书写,以多行为主,单面或双面书写。在南方也曾出土过竹制的牍。 出处:文物考古卷 • 文物 • 文书 • 简帛 • 简牍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