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中国地理卷 • 中国地理 • 文化地理 • 名胜古迹、纪念地 • 内蒙古自治区
词条 | 成吉思汗陵 |
释义 | 成吉思汗陵 成吉思汗陵 在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阿勒腾席热镇东南15千米的牧场上。元太祖成吉思汗陵墓。主体建筑为中央纪念堂,平面呈凸字形,面积1500平方米,高20多米。陵宫由3座互相通连的黄色圆顶大殿组成。中为正殿,蒙古包式穹庐顶,黄琉璃瓦脊,飞檐高耸,宏伟壮丽。前殿供成吉思汗画像和他用过的刀、矛,后殿有3顶黄色绸帐,内放成吉思汗同3位夫人的灵柩。陵墓原在今达拉特旗王爱召,清初移置伊金霍洛,世代传为成吉思汗陵。抗日战争时期,灵柩先后移至甘肃榆中县兴隆山和青海湟中县塔尔寺。1954年迎回原地,并新建陵园。每年在此举行盛大祭奠。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出处:中国地理卷 • 中国地理 • 文化地理 • 名胜古迹、纪念地 • 内蒙古自治区 成吉思汗陵 元太祖成吉思汗的陵墓。在内蒙古自治区伊金霍洛旗阿勒腾席热镇东南15千米的牧场上。主体建筑为中央纪念堂,平面呈凸字形,面积1500平方米,高20多米。陵宫由三个互相通连的黄色圆顶大殿组成。中为正殿,蒙古包式穹庐顶,黄琉璃瓦脊,飞檐高耸,宏伟壮丽。前殿供成吉思汗画像和他用过的刀、矛,后殿有三顶黄色绸帐,内放成吉思汗同三位夫人的灵柩。一说此陵墓源于“八白室”。1227年,成吉思汗卒后,秘葬于起辇谷(今内蒙古境;一说在今蒙古国东北部肯特山)。后嗣遂将其生前斡耳朵(宫帐)及遗物,置于阿尔泰山和肯特山之间的高原上,由八座白色大毡帐组成,称“八白室”,作为祭奠之场所,由鄂尔多斯部世代看护。明成化、正德年间(1465—1521),鄂尔多斯部迁驻河套,八白室也南移至今达拉特旗王爱召,清初移置伊金霍洛,世代传为成吉思汗陵。抗日战争时期,灵柩先后移至甘肃榆中县兴隆山和青海湟中县塔尔寺。1954年迎回原地,并于1956年新建陵园。每年在此举行盛大祭奠。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出处:民族卷 • 中国民族史 • 北方地区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