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战国策
释义
战国策
战国策  简称《国策》。国别体史书。一般认为由秦汉间人杂采各国史官或策士的史料、笔录编纂而成,非一时一人之作。最后编定者乃西汉末刘向。内容主要为当时策士、谋臣纵横捭阖的外交活动和有关主张、言辞。广泛地反映了战国时代错综复杂的历史。所记多有夸张失实处,其思想内容在封建时代颇遭非议。然艺术成就却为世所公认。其文特点长于记事,善夸张渲染;说辞气势磅礴,旁征博引,条分缕析,或曲折迂回,巧设机彀,或危言耸听,颇具说服力;善以对话刻画人物形象;大量运用寓言、比喻、典故,尤显生动活泼;语言铺张扬厉,富于文采。对汉以后的辞赋家、散文家均有深远影响。对后世小说、戏剧创作之作用巨大。东汉末高诱为之作注。流传至唐以后残缺不全,北宋曾巩曾予辑补。南宋初,姚宏据曾本及高诱残注重加校定,即今三十三卷高注本。又有鲍彪作《战国策注》,元吴师道作《战国策校注》,纠鲍本之失,为一较佳注本,即今鲍、吴注十卷本。1972年马王堆出土西汉帛书名《战国纵横家书》,是研究《战国策》的重要史料。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出版《战国策》点校本,以姚本为底本,将鲍、吴诸注及清黄丕烈札记汇集而成,并将出土帛书《战国纵横家书》释文附于书后。
出处:中国文学卷 • 古典文学 • 诸子散文 历史散文 笔记杂著 文言小说
战国策  综合性刊物。1940年4月在昆明创刊。林同济、雷海宗、陈铨等编辑。半月刊。1941年7月停刊,共出十七期。另由《大公报》出版《战国周刊》。宣扬尼采哲学,提倡强权统治和超阶级的民族文艺。曾受到国民党统治区进步作家的批判。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般把这些杂志的主要撰稿者称为“战国策派”。
出处:中国文学卷 • 现代文学 • 期 刊
战国策  书名。战国时游说之士的策谋和言论的汇编。初有《国策》、《国事》、《事语》、《短长》、《长书》、《修书》等名称和本子,西汉末刘向编订为三十三篇。宋时已有缺佚,由曾鞏作了订补。有东汉高诱注,今残缺。宋鲍彪改变原书次序,作新注。元吴师道作《校注》,近人金正炜有《补释》,今人缪文远有《战国策新校注》。湖南长沙马王堆出土西汉帛书,记述战国时事,定名《战国纵横家书》,与本书内容相似。
出处:中国古代史 • 中国史学史 • 史料 • 史 料 • 先秦、两汉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8 5:54: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