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语言学卷 • 语系 语言
词条 | 印度-伊朗语族 |
释义 | 印度-伊朗语族 印度-伊朗语族 印欧语系的语族之一。分为两个语支:(1) 印度语支,分布于广大南亚地区。包括吠陀语(已消亡)、梵语(已消亡)、巴利语(已消亡)、印地语、孟加拉语、旁遮普语、马拉蒂语、比哈尔语、古吉拉特语、乌尔都语、奥里亚语、拉贾斯坦语、僧伽罗语、阿萨姆语、尼泊尔语、信德语、吉卜赛语等。拥有公元前约15世纪的《梨俱吠陀》、公元前3世纪的阿育王碑铭和公元12世纪的近代印度语文献。(2) 伊朗语支,分布于中亚地区。包括安息语(已消亡)、粟特语(已消亡)、和阗语(已消亡)、波斯语、普什图语、塔吉克语、库尔德语、俾路支语等。拥有公元前5世纪的阿契美尼德王朝大流士碑铭,近世波斯语自9世纪起有书面文献。 出处:语言学卷 • 语系 语言 印度-伊朗语族 印欧语系的语族之一。分2个语支:(1) 印度语支,包括吠陀语(已消亡)、梵语(已消亡)、巴利语(已消亡)、印地语、孟加拉语、旁遮普语、马拉地语、比哈尔语、古吉拉特语、乌尔都语、奥里亚语、拉贾斯坦语、僧伽罗语、阿萨姆语、尼泊尔语、信德语、吉卜赛语等。分布于广大南亚地区。拥有约公元前15世纪的《梨俱吠陀》、公元前3世纪的阿育王碑铭和12世纪的近代印度语文献。(2) 伊朗语支,包括安息语(已消亡)、粟特语(已消亡)、和阗语(已消亡)、波斯语、普什图语、塔吉克语、库尔德语、俾路支语等。分布于中亚地区。拥有公元前5世纪的阿契美尼德王朝大流士碑铭,近世波斯语自9世纪起有书面文献。 出处:民族卷 • 中国少数民族语文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