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印度法系
释义
印度法系
印度法系  印度古代法律以及仿效这种法律制定的各国法律的总称。古代印度法律起源于婆罗门教法。婆罗门教奉《吠陀》为经典,其中的《法经》起着法典的作用。以后出现各种法律汇编,流传最广、最具有代表性的是《摩奴法典》。公元前3世纪孔雀王朝阿育王定佛教为国教后,佛教法取代婆罗门教法。佛教以“三藏”(经藏、律藏、论藏)为经典,它们(特别是律藏)都具有法律的性质。阿育王还依照佛教教义颁布敕令,由此构成“达摩”(意即“道法”)体系的佛教法典。公元8—9世纪间,婆罗门教改称印度教,婆罗门教法吸收佛教法而形成印度教法。古代缅甸、锡兰(今斯里兰卡)、暹罗(今泰国)、菲律宾等国亦曾仿效印度古代法制定法律。现在这些国家(包括印度)均已不再采用印度古代法,印度法系已成为历史名称。
出处:法学卷 • 法理学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8 7:3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