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哲学卷 • 外国哲学史 • 西方哲学 • 古希腊罗马哲学 • 学 说
词条 | 物活论 |
释义 | 物活论 物活论 亦称“万物有生论”。认为自然界所有物体都具有生命、精神活动能力的哲学学说。古希腊时代就已存在,但该词最早是由英国库德华兹于1678年在《宇宙的真正智力系统》中提出的。代表人物有意大利特勒肖和法国罗比耐(Jean Baptiste René Robinet, 1735—1820)等。物活论承认生命不能离开物质而存在,含有唯物主义的因素,在同中世纪基督教神学所宣扬的灵魂不死说相对抗中起过进步作用。但它忽视有机物与无机物之间的质的区别,并且不了解意识只是物质高度发展的产物,甚至把无机物也看作是有生命、有感觉的, 因而是不科学的。 出处:哲学卷 • 外国哲学史 • 西方哲学 • 古希腊罗马哲学 • 学 说 物活论 亦称“前万物有灵论”。宗教有神论的萌芽形式。原始思维的重要特征。由英国人类学家马雷特提出。以“推己及人”、“以己度物”的方式,把自然界的万事万物拟人化,看作有生命甚至有意识和人格的“活物”。如把日月星辰、风雨雷电、山水土石等没有生命但因某种原因“会动”的自然物,都当作有生命甚至有心理、意识的“活物”来看待,成为最早的宗教形式“原始拜物教”得以产生的认识基础。 出处:宗教卷 • 宗教学 • 名词、术语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