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宗教卷 • 宗教学 • 名词、术语
词条 | 物神论 |
释义 | 物神论 物神论 宗教有神论的最初形式。原始拜物教的重要特征。在原始社会,人们认识和改造自然的能力极为低下,面对强大而又变幻无常的自然力,原始人(最早为旧石器时代中晚期的智人)觉得捉摸不透,既依赖又恐惧,感觉很神秘,于是就自觉不自觉地把它们的“能力”夸大,赋予它们本身并不具有的某些神奇能力,使之成为被敬畏崇拜的神物。如太阳、月亮、风雨、雷电,以及大山、大河、大地、大树、巨石等自然物,都曾被原始人神化,当作具有神奇能力的“活物”来崇拜。这一原始宗教现象,于15世纪下半叶葡萄牙水手在西非土著中看到并向欧洲人介绍,1760年法国学者布罗塞(Charles de Brosses,1709—1777)在其著作《物神崇拜》中正式采用了这一术语。 出处:宗教卷 • 宗教学 • 名词、术语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