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医药科学卷 • 现代医学 • 临床医学 • 医学心理学与精神病学
词条 | 血管性痴呆 |
释义 | 血管性痴呆 血管性痴呆 旧称“动脉硬化性痴呆”。主要由高血压脑血管病引起。常于某次短暂脑缺血发作后突然或逐渐起病,并有短暂意识障碍、局部病灶神经体征、情感不稳、记忆缺失、痴呆。可与阿尔茨海默病并存。早期应用改善脑血流或代谢的方法可使症状好转。 出处:医药科学卷 • 现代医学 • 临床医学 • 医学心理学与精神病学 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 由缺血性卒中、出血性卒中或缺血-缺氧性脑损伤引起的复合型疾病。是引起老年痴呆的第二大病因。呈急性或亚急性起病,病情进行性发展,常因卒中发作而呈阶梯式恶化。血管性痴呆临床表现分为认知症状(即痴呆综合征)、非认知精神症状和神经系统躯体症状三大类症状。其中认知症状主要表现为皮层下局限性痴呆,尤其在疾病早期,患者的判断力、自知力较好、人格改变不明显。非认知精神症状可表现为思维迟缓、反应迟钝、错觉、感知觉综合障碍、幻觉、妄想。情感障碍在疾病早期以抑郁、情感脆弱、焦虑、激越多见,晚期则以情感淡漠、欣快或强制性哭笑为主。 出处:心理卷 • 医学心理学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