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语言学卷 • 文字学
词条 | 察合台文 |
释义 | 察合台文 察合台文 指13至20世纪初中亚等地突厥语诸民族使用的一种阿拉伯字母系统的拼音文字。“察合台”是地名,源自公元1227年成吉思汗把当地分封给次子察合台,建立了察合台汗国。以阿拉伯字母为基础,有28~32个字母,分词首、词中、词末、单独等形式,另有辅助符号,字序为从右至左横写。察合台文具有超方言的性质,历史上所记录的文献遍布于小亚细亚到阿尔泰、印度等地使用突厥语的民族中,中国维吾尔、哈萨克、柯尔克孜、乌孜别克、塔塔尔等民族到20世纪初仍用于书面语。现代维吾尔文是察合台文的延续。 出处:语言学卷 • 文字学 察合台文 一般指15世纪至20世纪初中亚等地突厥语诸民族记录书面语使用的文字,古察合台文指15—16世纪维吾尔、乌孜别克等族文人使用的记录突厥伊斯兰文学语言的文字。各国学者对其使用时期与范围尚无一致看法。中国维吾尔、哈萨克、柯尔克孜、乌孜别克、塔塔尔等族到20世纪初仍用为记录书面语。察合台文以阿拉伯字母为基础,有辅助符号。 出处:民族卷 • 中国少数民族语文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