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哲学卷 • 外国哲学史 • 西方哲学 • 现代哲学 • 流派 术语 • 分析哲学
词条 | 历史的、因果的指称理论 |
释义 | 历史的、因果的指称理论 历史的、因果的指称理论 20世纪60年代后在英美语言哲学界流行的一种指称理论。倡导者是美国克里普克(Saul Aaron Kripke,1940— )、普特南(Hilary Putnam,1926— )等人。他们反对罗素等人主张的摹状词指称理论,否认专名和通名具有各自的内涵或含义,认为我们在给事物命名时,不是依据于我们对名称的意义的了解,而是依据于我们对某些有关的历史事件及其因果联系的了解。克里普克认为,专名和通名都是固定的指示记号,它们在一切可能世界中都指称同一对象。专名借助于某些与它有关的历史事实而去指称某个特定的对象。普特南认为不论一个对象发生什么变化,只要它具有几个种属的范例所具有的那种本质属性,我们仍然可以把这个对象归诸于那个种属。 出处:哲学卷 • 外国哲学史 • 西方哲学 • 现代哲学 • 流派 术语 • 分析哲学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