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默里人格理论
释义
默里人格理论
默里人格理论Murray's personality theory  亦称“需要-压力理论”。默里于1938年创立的人格理论。主张用人格学代替人格心理学。受到弗洛伊德的潜意识、童年期的重要性以及人格结构的观念的影响,但更重视人格的社会因素。与弗洛伊德的一个重要区别在于人格的研究对象,默里研究正常人的人格,而弗洛伊德则以患者为研究对象。默里以整体观研究人格理论,强调人格是由来自内部与外部的多种因素所决定的。在默里的人格理论中有两个重要的概念,即需要和压力。默里将人格界定为有目的的、动态的、连续的活动模式,这种模式贯穿于人的一生发展过程中。需要是人格发展的动力,它能引起一系列行为反应。默里区分了作为人基本要素的心因性需要(类似于人格心理学家所描述的特质)。默里还引入压力这一概念,认为压力是指与其他需要相互作用以决定行为的一种情境势力。情境分为两种,一为现实情境(亦称α压力),二为虚拟情境(亦称β压力)。默里还在弗洛伊德“超我”概念的启发下,提出“自我理想”这一概念,指个人的希望,即个人对未来某一时刻的自我所持的看法,并称其为人格的第四个方面。默里的人格理论导致了后来大量的研究,但这一理论亦有明显的缺陷:一是未注意到学习对行为变化的影响,二是没有解释需要发展的过程,三是该理论难以进行经验主义的检验。
出处:心理卷 • 心理学史 • 外国心理学史 • 学派、理论、术语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8 4:5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