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语词卷 • L • lài • 厉
词条 | 厉 |
释义 | 厉 厉〔厲〕(lài) 通“癞”。《史记·范雎蔡泽列传》:“漆身为厉,被(披)发为狂。” 另见lì。 出处:语词卷 • L • lài • 厉 厉〔厲〕(lì) ❶“砺”的本字。磨刀石。《诗·大雅·公刘》:“取厉取锻。”引申为磨砺。如:厉兵秣马。 ❷严肃;严厉。《论语·子张》:“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礼记·表记》:“不矜而庄,不厉而威。” ❸猛烈;迅疾。见“厉风”。 ❹疾飞。《汉书·息夫躬传》:“鹰隼横厉。” ❺腰带的下垂部分。《诗·小雅·都人士》:“垂带而厉。”《左传·桓公二年》:“鞶厉游缨。”杜预注:“厉,大带之垂者。” ❻河水可以涉过之处。《诗·卫风·有狐》:“在彼淇厉。”毛传:“厉,深可厉之者。”亦即谓涉过。《论语·宪问》:“深则厉。” ❼祸患;危险。《易·乾》:“夕惕若,厉,无咎。”参见“厉阶”。 ❽虐害;剥削。《孟子·滕文公上》:“今也滕有仓廪府库,则是厉民以自养也。” ❾恶鬼。《左传·襄公二十六年》:“厉之不如。”杜预注:“厉,恶鬼也。” ❿通“疠”。灾疫。《管子·五行》:“旱札,苗死,民厉。” ⓫通“励”。劝勉。《史记·儒林列传》:“余读功令,至于广厉学官之路,未尝不废书而叹也。” ⓬姓。 另见lài。 出处:语词卷 • L • lì • 厉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