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托洛茨基
释义
托洛茨基
托洛茨基Лев Давидович Троцкий1879—1940  苏俄和苏联早期领导人之一,联共(布)党内反对派首领。原姓布龙施泰因(Бронштейн)。生于俄罗斯化的犹太农民家庭。1897年领导建立南俄工人协会。曾流放西伯利亚。1903年出席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俄国一九○五年革命时任彼得堡工人代表苏维埃主席,被捕后,在狱中撰写《总结与展望》,鼓吹“不断革命论”。1912年组织反对布尔什维克的“八月联盟”。1917年俄国二月革命后加入布尔什维克党,被选为中央委员会委员。同年9月当选为彼得格勒工兵代表苏维埃主席。10月当选为党中央政治局委员。参加十月革命的组织领导工作。后历任外交人民委员(1917—1918)、陆海军人民委员(1918—1924)、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1918—1924)等职务。1924年起进行一系列反对斯大林和俄共(布)党中央路线的活动,后被解职。1926年与季诺维也夫等在党内进行派别活动,10月被解除联共(布)中央政治局委员职务。1927年被开除出党。1929年被逐出境定居国外。1932年被剥夺苏联国籍。1938年在巴黎组成第四国际(又称“世界社会主义革命党”)。1940年8月在墨西哥被暗杀。主要著作有《恐怖主义和共产主义》、《我的生涯》、《俄国革命史》、《不断革命》等。
出处:世界历史卷 • 世界历史 • 世界现代史 • 苏联 • 俄罗斯现代史
托洛茨基Лев Давидович Троцкий1879—1940  苏俄和苏联早期领导人之一,联共(布)党内反对派首领。原姓勃朗斯坦(Бронстеин)。1897年组织南俄工人同盟,后加入孟什维克。1917年加入布尔什维克党并当选中央委员和彼得格勒苏维埃主席,后又负责军事革命委员会工作。十月革命后,历任外交人民委员、陆海军人民委员、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等职。列宁逝世后,成为党内反对派首领。1925年被解职,1927年开除出党,1929年被驱逐出境。1936年起定居墨西哥。1938年在巴黎组织“第四国际”(又称“世界社会主义革命党”)。后在墨西哥居住地被暗杀。主要政治理论是不断革命论,包括民主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的不断性;社会主义革命的不断性;国际革命的不断性。在此基础上,还提出了世界革命论。认为如果世界革命没有成功,任何国家的革命也不可能完成。实现世界革命之前,已发生的无产阶级革命只能建立“工人国家”,不能建立真正的社会主义。“工人国家”是过渡社会,它存在前进到社会主义或倒退到资本主义两种可能性。著有《不断革命》、《俄国革命史》等。
出处:政治学社会学卷 • 政 治 学 • 政治思想和学说 • 外国政治家、政治思想家及学者 • 俄 苏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8 2:5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