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政治学社会学卷 • 政 治 学 • 政治思想和学说 • 外国政治思想和学说 • 思想 理论 思潮
词条 | 托洛茨基主义 |
释义 | 托洛茨基主义 托洛茨基主义 20世纪初在俄国工人运动中出现的以托洛茨基的不断革命论为基础的机会主义思潮。它是一股以极左的面貌出现的国际思潮。用“不断革命论”歪曲和代替马克思主义不断革命的理论;否认农民的民主主义要求,主张跳过民主革命阶段直接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否认列宁关于社会主义可以在一国或数国取得胜利的理论,认为社会主义革命只有在欧洲主要国家同时发生,才能取得胜利。它还反对和平共处,强调冲突是逐步削弱资本主义价值观和体制的一种方式;主张社会主义的国际主义应当优先于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托洛茨基主义在发达国家和第三世界国家都有大量的信奉者。 出处:政治学社会学卷 • 政 治 学 • 政治思想和学说 • 外国政治思想和学说 • 思想 理论 思潮 托洛茨基主义 主张工人阶级先锋、反对斯大林主义和社会民主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源于托洛茨基的政治思想。坚持独立的工人运动与阶级斗争理念,坚持工人阶级民主与无产阶级专政这两个实现社会主义的理论。支持苏联的民主权利,倡导工人民主和政治自由,反对与帝国主义势力进行损害国际工人阶级利益的政治交易,反对秘密外交,主张世界革命。1938年,托洛茨基及其支持者成立第四国际,并形成了托洛茨基主义运动;二战后,该运动在若干国家遭到严重清洗。战后二十年,第四国际缓慢成长,同时又发生派别分裂。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托洛茨基主义运动得以恢复并逐渐活跃。 出处:经济卷 • 政治经济学 •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