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语词卷 • J • jǔ • 去
词条 | 去 |
释义 | 去 去(jǔ) 通“弆”。藏。《左传·昭公十九年》:“纺焉以度而去之。”孔颖达疏:“去,即藏也。”《汉书·苏武传》:“掘野鼠去屮(草)实而食之。” 另见qū,qù。 出处:语词卷 • J • jǔ • 去 去(qū) 通“驱”。《左传·僖公十五年》:“千乘三去。” 另见jǔ,qù。 出处:语词卷 • Q • qū • 去 去(qù) ❶离开。如:去职。《汉书·朱买臣传》:“不能留,即听去。” ❷从所在地到别处;往。如:从上海去北京。 ❸失去;损失。如:大势已去。《后汉书·梁鸿传》:“鸿乃寻访烧者,问所去失。” ❹距离。如:两地相去数十里。《国策·西周策》:“去柳叶者百步而射之,百发百中。” ❺赶走;除去;舍弃。《国策·秦策二》:“夫江上之处女,有家贫而无烛者,处女相与语,欲去之。”《后汉书·申屠刚传》:“人所畔者,天所去也。” ❻已过去的。如:去冬;去年。曹操《短歌行》:“去日苦多。” ❼婉辞。指死。《红楼梦》第三回:“这些儿女,所疼者独有你母亲,今日一旦先舍我而去了,连面也不能一见。” ❽犹言起。指扮演戏剧中的人物。如:他在《牧羊记》里去苏武。 ❾指寄出、发出、派出。如:去个电话;去了三封信;双方去人洽谈。 ❿向。《水浒传》第十九回:“林冲拿住王伦,骂了一顿,去心窝里只一刀,肐察地搠倒在亭上。” ⓫在。《水浒传》第三十六回:“去那树阴之下,挑出一个酒旆儿来。” ⓬表示动作的趋向或持续。如:汽车慢慢向前开去。苏轼《海棠》诗:“只恐夜深花睡去。” ⓭用在另一动词前,表示要做某事。如:这个问题你去研究一下。《红楼梦》第十六回:“你要爱他,不值什么,我去拿平儿换了他来如何?” ⓮用在动宾结构后面,表示做某件事。如:他看电影去了。 ⓯用在动词结构(或介词结构)与动词(或动词结构)之间,前者表示方式,后者表示目的。如:提了一桶水去浇花。《红楼梦》第三回:“那一年我三岁时,听得说来了一个癞头和尚,说要化我去出家。” ⓰用在动词和宾语之间,表示动作的结果。如:拍去了身上的尘土;盖房用去了十万元。《红楼梦》第十九回:“说着,便拈了几个松子穰,吹去细皮,用手帕托着,送与宝玉。” ⓱用在“大、多、远”等形容词后,表示“非常……”、“……极了”的意思。如:那个地方可远了去了;这座楼可大了去了。 ⓲汉语四声之一。即去声。 另见jǔ,qū。 出处:语词卷 • Q • qù • 去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