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世界地理卷 • 地理学 • 人文地理学 • 文化地理学
词条 | 龙山文化 |
释义 | 龙山文化 龙山文化 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种文化。1928年首次发现于山东历城龙山镇城子崖(今属章丘),故名。分布于黄河中下游。据碳-14法测定,河南地区龙山文化的年代,约为公元前2800—前2300年,属父系氏族公社制时期;沿海地区的龙山文化中常有薄而有光泽的黑陶,故曾被称为“黑陶文化”。生产工具有很发达的磨制石器,出现石镰、蚌镰。陶器已开始用轮制,以灰陶为主,黑陶次之,红陶和白陶极少。除平底器外,有圈足和三足器;纹饰有绳纹、篮纹、方格纹、弦纹、镂孔等。此外,还出现卜骨。经济生活以农业为主,有较发达的畜牧业。 出处:世界地理卷 • 地理学 • 人文地理学 • 文化地理学 龙山文化 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1928年因首次发现于山东章丘龙山镇的城子崖而得名。分布于黄河中下游。不同地区的龙山文化各自有不同的特征和文化名称。黄河中游地区包括分布地域各不相同的王湾三期文化、后冈二期文化、陶寺文化和客省庄文化等不同的文化名称。黄河下游地区,分为城子崖类型、尹家城类型、教场铺类型、姚官庄类型、尧王城类型和杨家圈类型六个文化类型。据碳十四测定,龙山文化的年代为公元前2800—前2300年,属父系氏族公社制时期;黄河下游地区的龙山文化中常有薄而有光泽的黑陶,故曾被称为“黑陶文化”。生产工具有很发达的磨制石器,出现了石镰、蚌镰。陶器已开始用轮制,以灰陶为主,黑陶次之,红陶和白陶极少。除平底器外,尚有圈足和三足的;纹饰有绳纹、篮纹、方格纹、弦纹等,还有镂孔的。此外,还出现了卜骨。经济生活以农业为主,有较发达的畜牧业。 ![]() 出处:文物考古卷 • 考古 • 新石器时代考古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