❷内心。如:言不由衷。《左传·僖公二十八年》:“今天诱其衷。”
❸正中不偏。《左传·昭公六年》:“叔向曰:‘楚辟我衷,若何效辟?’”杜预注:“辟,邪也;衷,正也。”
❹善;福。《书·汤诰》:“惟皇上帝,降衷于下民。”
❺真诚。《荀子·成相》:“欲衷对,言不从。”
❻姓。南唐有衷愉。 另见zhònɡ。
出处:语词卷 • Z • zhōnɡ • 衷
词条 | 衷 |
释义 | 衷 衷(zhōnɡ) ❶贴肉的内衣。引申为穿在里面。《左传·襄公二十七年》:“楚人衷甲。”杜预注:“甲在衣中。”又引申为包围。《左传·隐公九年》:“衷戎师,前后击之,尽殪。” ❷内心。如:言不由衷。《左传·僖公二十八年》:“今天诱其衷。” ❸正中不偏。《左传·昭公六年》:“叔向曰:‘楚辟我衷,若何效辟?’”杜预注:“辟,邪也;衷,正也。” ❹善;福。《书·汤诰》:“惟皇上帝,降衷于下民。” ❺真诚。《荀子·成相》:“欲衷对,言不从。” ❻姓。南唐有衷愉。 另见zhònɡ。 出处:语词卷 • Z • zhōnɡ • 衷 衷(zhònɡ) 通“中”。适合;恰当。《左传·僖公二十四年》:“服之不衷,身之灾也。”杜预注:“衷,犹适也。”又《昭公十六年》:“发命之不衷……侨(公孙侨)之耻也。”杜预注:“衷,当也。” 另见zhōnɡ。 出处:语词卷 • Z • zhònɡ • 衷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