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宗教卷 • 道教 • 教派、组织、机构
词条 | 龙虎宗 |
释义 | 龙虎宗 龙虎宗 道教天师道派别之一。创立时代学术界尚无定论。经寇谦之和陆修静等人改革后的天师道,由民间道教演变为官方道教。南北朝时期张道陵后人在江西龙虎山传教,天师道遂以龙虎宗的名号流传。《汉天师世家》、《历世真仙体道通鉴》等道教经籍说张鲁第四子张盛迁居龙虎山,或说三国时,或云西晋永嘉时,认为龙虎宗于魏晋时已成立。但这些说法均无可靠的史料依据。唐玄宗审定张天师子孙,册封天师为太师。敦煌遗书李翔《涉道诗》之一《献龙虎山张天师》,谓当时龙虎山张天师“世上无人见不尊”。南唐中主李璟(943—961年在位)于龙虎山新建天师庙,南唐陈乔所撰《新建信州龙虎山张天师庙碑》对此详加记载。从唐咸通年间的第二十代天师到南唐时期的第二十三代天师,表明晚唐五代为龙虎宗的构造期,排定张道陵后裔的世系,为宋元以后龙虎山天师道的兴盛奠定基础。在宋代帝王扶植下,龙虎宗与茅山宗、阁皂宗并称为符箓三宗,元代衍变为正一道。 出处:宗教卷 • 道教 • 教派、组织、机构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