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龙首渠
释义
龙首渠
龙首渠  古渠名。(1) 中国历史上第一条地下井渠。汉武帝时为灌溉今陕西北洛河下游东岸一万多顷咸卤地而开凿。相传开凿时掘到龙骨,故名。自今澄城西南引洛水东南流,至今大荔西仍入洛。渠经商颜山(今名铁镰山,在大荔西北)下,以土松渠岸易崩,乃凿井在井下开渠通水,长十余里。最深的井达四十余丈。发动兵卒万人,历时十余年。北周时又曾重加开浚。唐废。(2) 隋开皇三年(公元583年)为营建大兴城、解决东城及内苑用水而开凿的渠道。自城东马头埪(今马登空村)引浐水北流,至长乐坡附近分为二渠:东渠西流至通化门外,沿城北上转西折入内苑及大明宫;西渠西南流至通化门南入城,西流入皇城转折北上入宫城,汇为山水池及东海。唐扩建宫苑,此渠多有引伸。其后历经疏浚,明清时主要发展西渠,而水道及引水口均有改变。东渠及城内渠道,已日渐堙废。今城外故道尚有若干遗迹存在。
出处:中国地理卷 • 历史地理 • 水(运渠、湖泽、陂堰、池塘、海洋等)
龙首渠  ❶中国古代第一条用井渠法开凿的渠道。汉武帝(前140—前87)时为灌溉今陕西北洛水下游东岸一万多顷咸卤地而开凿。相传开凿时掘到龙骨,故名。自今澄城西南引洛水东南流,至今大荔西仍入洛。渠经商颜山(今名铁镰山,在大荔西北)下,土松渠岸易崩,于是沿原渠线凿井若干口,各井间用隧洞连接通水,长十余里。历时十余年。北周时又曾重加开浚,至唐废。
  ❷中国古代关中引水渠道之一。隋开皇三年(公元583年)为营建大兴城、解决东城和内苑用水而开凿。自城东马头埪(今马登空村)引浐水北流,至长乐坡附近分为两渠:东渠西流至通化门外,沿城北上转西折入内苑和大明宫;西渠西南流至通化门南入城,西流入皇城转折北上入宫城,汇为山水池和东海。唐扩建宫苑,此渠多有引伸。其后历经疏浚,明、清时主要发展西渠,而水道和引水口均有改变。其东渠和城内渠道,已日渐堙废。今城外故道尚有若干遗迹留存。
井渠法施工示意图
出处:建筑水利卷 • 水  利 • 水利史 • 工 程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2 21:0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