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文化、新闻出版卷 • 档案 • 中国文书与档案史 • 程式与制度
词条 | 批红 |
释义 | 批红 批红 明清时期公文处理方式。进呈皇帝的题本及随附的票签,经皇帝批阅裁定后,在题本正本封面用朱笔录皇帝裁定之票签,称“批红”。除皇帝亲批外,明代多由司礼监秉笔太监批录,清代多由内阁学士批录。 出处:文化、新闻出版卷 • 档案 • 中国文书与档案史 • 程式与制度 批红 亦称“批朱”。文书制度。明代皇帝对章奏文书的批示。因通用朱笔,故名。后渐由宦官代行。洪武年间,规定内臣不准读书识字。宣德时,立内书堂,教小内使读书,宦官渐准通文墨。凡每日章奏文书,除皇帝亲批数本外,皆由司礼监掌印、秉笔、随堂太监分批。初定遵照内阁票拟,只有字迹偶误者,方得改正。其后皇帝不问政事,宦官即以此代传圣命,恣意行事。 出处:中国古代史 • 历代官制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